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60 道试题
1 .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有外国人把苏联比作一辆大型卡车:驾驶员在用一只脚用力踩下油门的同时,用另外一只脚踩刹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赶超美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B.苏联模式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
C.苏联利用国际市场全力发展重工业D.“新经济体制”提高了企业效益
2023-02-11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苏联政府从1927年10月起,完成不了月采购粮食计划(因为政府收购价格低),接着11月、12月也没有完成粮食采购计划。到1928年1月1日止,与上年同期相比,国家采购减少了一亿二千八百万普特的粮食。这一状况(     
A.揭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说明急需实行新经济政策
C.反映计划经济体制阻碍农业发展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2023-02-10更新 | 508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鲲鹏5班)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

材料二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的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为二战打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有很多弊端。最终导致了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调整”通常称之为什么?它开创了什么样的资本主义经济新模式?
(2)材料二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指什么模式?它在经济领域有哪些弊端?
(3)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时,中国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开放之路?
2023-02-06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生产技术水平迅速提升,但人才缺乏。1935年,斯大林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会创造出奇迹来。青年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斯大林的号召,认真钻研新技术,在个小时内采掘102吨煤,超过定额的13倍,创造了新纪录。在斯达汉诺夫的带动下全国各行各业都展开了赶超斯达汉诺夫的群众性生产劳动竞赛活动,涌现出众多模范人物。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人民更加广泛地开展这一运动,为前线战士提供了大量物资战后初期,斯达汉诺夫运动更是推动苏联在废墟中迅速重建。

——摘编自姜天明《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及其经验与教训》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吴满有运动和赵占魁运动标志着斯达汉诺夫运动在中国的落地。新中国成立后,“劳动光荣”“人人平等”的新观念,使劳动人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尊重和尊严。1950年9月,“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464位代表参加了大会。他们是革命功臣、护厂英雄、生能手,很多人在根据地时期就是先进典型,如吴运铎、李顺达、马六孩等,他们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1956年4月,新中国第二届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4703位先进个人获奖。此次褒奖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恢复和过渡时期的先进典型,有来自企业产一线的优秀工人孟泰、赵梦桃,来自文化教育界的优秀知识分子钱学森、张光等。

——摘编自姚力《从劳模表彰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建立之初召开劳模表彰大会的原因。
(3)综上,指出中苏两国劳模运动的共同价值。
2023-02-02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5 . 1947-1948 年,苏联与保加利亚、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长期贸易协定,向各国出口急需的谷物、煤炭、棉花等原料,并提供资金援助;各国向苏联出售建造铁路设备、工业设备和工业制成品,并不同西方国家发生关系。据此可知,当时(     
A.东欧各国工业化水平高于苏联B.苏联注重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控制
C.计划经济体制在东欧逐步确立D.欧洲成了美苏争夺的重点区域
6 . 下表是苏俄与部分国家签订贸易的时间。这种状况反映了(     
   
A.意识形态的对抗淡化B.西方急需恢复经济
C.凡尔赛体系矛盾重重D.苏俄国际地位提高
2023-01-14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7 . 历史学家尤·叶梅里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逝世时)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导致这个超级大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模式B.勃列日涅夫改革
C.和平演变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23-01-12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8 . 1913年,沙皇俄国的粮食产量为8600万吨,而1953年苏联粮食产量只有7870万吨,比1913年下降了8.5%。按人口平均计算,1913年人均粮食产量为540公斤,1953年只有433公斤,下降了20%。这说明(     
A.苏联粮食产量的持续下降B.农业的重要性逐步下降
C.战争严重破坏了苏联经济D.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现
2023-01-07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35年8月,苏联某煤矿采煤工斯达汉诺夫与上级指派的两名助手分工合作,使用普通风镐,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给予他按采煤数量计算的工资奖励,而不是通常的计时工资。此后全苏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取计件工资的工人比例上升到90%左右。从中可以认识到(     
A.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B.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生产奇迹
C.劳动竞赛支撑经济的不断发展D.市场经济助力生产积极性提高
2023-01-07更新 | 2875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总结提升】高一历史单元识记清单+综合演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是苏联部分年份的粮食产量统计(单位:百万吨)。这一产量变化主要是由于(     
年份1954 年1956 年1958 年
荒地37.363.358.4
非荒地48.364.382.8

A.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民收入B.组织个体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C.推广玉米种植,建立家庭农庄D.取消实物分配,发展家庭副业
2023-01-04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