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二战后,苏联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这次改革是(     
A.新经济政策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22-12-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检测模拟(三)历史试题
2 . 1925年,苏联农业播种面积已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与一战前5年的年平均产量相比有所提高, 1925~ 1926年的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的112% ,其中农业产值增加7%,畜牧业产值增加21%。这些数据反映了苏联
A.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粮食收购危机得到解决
C.农业全面集体化所遭遇的阻碍D.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成果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勇敢地承认了政策的失败,他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结果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材料二   世界大战和内战的灾难,再加上随后而来的干旱、饥荒以及经济的混乱,这一切使得列宁意识到经济需要稳定下来并且还要刺激生产。

材料三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此时部分自由经济运转的困难开始加剧。城市的食品和原料供应不足以支撑政府所要开展的工业发展项目。因此斯大林决定放弃之前的政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宁“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失败后,列宁又采取了什么对策调整经济?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列宁调整经济政策的原因。
(3)针对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斯大林时期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体制在工业发展上的突出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