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近现代以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据如表可知(     
时间体系主要特征
1870~1914年金本位制体系黄金是国际货币,各国货币规定含金量并作为兑换基础;英镑主导国际货币;固定汇率制
19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机制;固定汇率制
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美元是中心货币,同时国际货币多元化;浮动汇率制
A.世界大战引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
B.国际货币体系受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一直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2 . 下表所示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7月对世界经济增长率分析的数据(上年=100,单位:%)。该数据反映了表3
地区/时间2020年2021年预测值2022年预测值
世界-3.26.04.9
发达国家-4.65.64.4
发展中国家-2.16.35.2

A.西方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泥潭B.东方国家超越西方发达国家
C.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复苏艰难D.世界经济发展呈渐变的态势
3 . 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总统戴高乐强调,北约组织应是一个彼此完全平等的主权独立的国 家的联盟,而不能是一个含有主从关系的组织。戴高乐的主要意图是
A.重塑法国大国威望B.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
C.提升欧洲国家地位D.扩大法国军事影响力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先后形成了三大贸易区:地中海贸易区、大西洋贸易区和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意大利原为地中海贸易区的中心,但其过度依赖转运贸易,经济结构不合理,16世纪以后,其领先优势逐渐缩小。殖民运动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贸易,使其成为大西洋贸易区最具活力的国家,两国经济地位显著上升。但真正给意大利带来挑战的是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即英国和独立后的荷兰等国,尤其是英国。

——摘编自宁凡《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近代欧洲经济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地理上的邻近性是许多区域一体化组织形成的优势条件,贸易距离的缩减带来了时间和成本的下降。政治上,区域经济合作服务于本地区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亮点是东南亚国家寐盟,这一地区民族、宗教、文化、历史的差异,使其区域凝聚力不高,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在美洲,“北美自由贸易区”并未过多涉及到成员国的内政,对成员国主权或政府权力让渡的要求几近为零。在欧洲,欧盟要以经济一体化推动政治一体化,最终实现欧洲的联合。截至2004年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参与了至少一个区域贸易协定。近年来,随着多边贸易体制谈判受挫,区域一体化空前活跃。

——摘编自朱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特点和动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后欧洲三大贸易区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共同因素。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7年前后美国持有全球70%的黄金储备,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这一比例降至50%以下,1968年这一比例进一步降到25%。影响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有
A.国际货币体系自身缺陷B.“滞胀”经济危机的出现
C.美苏两极冷战格局形成D.越南战争造成财政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以下漫画反映了作者
A.担忧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B.认可全球化加强了各国联系
C.反对重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D.认为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021-08-24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上述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2021-06-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8 . 20世纪40年代中期,英美等国达成协议后采取了如下表所示的措施。这些举措
(1)通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建立以世界性货币自由兑换为基础的多边支付体系。
(2)稳定国际汇兑,避免各国竞争性货币贬值,用有秩序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汇率调整。
(3)通过贷款调整会员国国际收支的暂时失调。
A.与世界银行的宗旨相吻合B.有利于世界市场健康发展
C.顺应了关贸总协定的要求D.制约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021-04-23更新 | 51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一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英镑国际地位的兴衰

材料   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1717年,铸造金币,确定1盎司黄金合317先令10.5便士。从此,英镑按黄金固定了价格。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形式正式确认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采用金本位制。19世纪中后期,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英镑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不仅在英国殖民地和附属国广泛使用,而且被其他国家用作外汇储备和对外结算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里占据了霸主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导致金本位制崩溃。20世纪30年代,英镑颓势已不可挽回。二战爆发后,英镑贬值,对美元汇率不断下跌。此后,英镑地位更加衰败,无力同美元相抗,只能追随美元浮动。

——摘编自薛艳《英镑的兴衰与现实选择》许国云《谈谈英镑的变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英镑国际地位的兴衰。
2021-03-30更新 | 50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5年12月,22国代表签订《布雷顿森林体系》,决定成立IMF和WB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使美元彻底而牢固地取代了英镑原有的国际货币体系霸主地位,并使国际货币体系的功能更加完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利于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B.促进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推动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D.加速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