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如表是成书于2世纪中期的《四民月令》记载的洛阳地区一至五月的生产生活情况。由其内容可知,该书主要记录的是
时间生活景象
一月种春麦、豆,酿酒、制豆酱,祭祖、拜访亲友
ニ月种早熟禾、大豆,整理冬衣,收薪柴,练箭防备,宜嫁娶
三月开始养蚕工作,种瓜,粳稻,为雨季准备疏沟修屋,阳光充足可油漆、晒制药膏
四月种生姜,黍、谷、制醋,取丝纺织,卖麦
五月收藏毛皮用品,种芝麻、稻、黍,制醋、药品,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卖豆
A.皇室贵族的生活B.自耕农的日常生活
C.商人家庭的生活D.地主庄园的生活
2020-02-02更新 | 48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巡抚李卫奏道:浙省居民稠密,户口繁多,而杭、嘉、湖三府,本地又多种桑麻,是以产米不敷民食,向借湖广、江西等省外贩之米接济。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清朝中叶江南地区
A.民间手工业发展繁荣B.经济实力下滑严重
C.农业生产力日益下降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国史补》记载,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江东节度使薛兼训因越人不善机杼,乃访求军中未婚者,厚给资财,令其去北方娶织妇为妻以归,“岁得数百人,由是越俗大化,竞添花样,绫纱妙称江左”。这表明此时
A.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B.棉纺织技术向闽粤地区扩展
C.私营纺织作坊不断推广
D.北方丝织技术仍然占据优势
4 . 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说明当时
A.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兴起
B.民营手工业产品占领整个市场
C.景德镇全员参与陶瓷生产
D.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2019-09-12更新 | 266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丝绸纺织上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古代获得“丝国”称号是
A.商周时期
B.西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2019-07-23更新 | 24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检历史试卷
8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城镇附近的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
B.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C.私营手工业开始发展
D.小农经济已经破产
2019-07-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兖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材料反映了苏州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私营手工业取代官办工场、作坊
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D.工匠与机户的关系紧密
2019-05-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0 .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B.自耕农数量减少
C.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土地兼并加剧
2019-05-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山东济宁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