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大运河修建之后,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要道。唐朝中后期又在沿线相继开凿了不少运河漕渠,主要分布情况见如图。据如图可知,当时

A.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B.交通设施趋于完善
C.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D.政治重心发生转移
2 . 从图1到图2,其中商业中心发生了许多变化,对这些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①政治中心的变迁对经济重心迁移起决定作用
②大运河带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③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推动了当地商业发展
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制开始瓦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0-06-2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3 . 从南宋楼臻《耕织图》始,我国历史上先后创绘了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又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的(如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视教化劝农B.经济文化格局的影响
C.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D.汀南耕作技术最发达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民族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中原农耕规模扩大
C.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广泛种植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2.关于下图的作者及生活年代,选项正确的是

《女史箴图》
A.三国   曹不兴
B.东晋   顾恺之
C.南朝   吴道子
D.南朝   顾恺之
2020-02-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崇文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练习历史试题
6 . 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A.地方治理日益混乱B.政治中心的南移
C.经济格局发生变化D.中央体制的调整
7 . 下图为魏晋至五代时期人口变动曲线,该图能够说明
A.人口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
B.隋唐时期国家兴盛人口增长
C.社会环境影响人口发展变化
D.五代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2019-01-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丝织业发展迅速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经济重心南移
9 . 如图反映的是元朝的漕运和海运路线图,据图可推知
A.南北经济差异导致长途贸易兴盛
B.全国主要财赋集中在江南
C.蒙元政府开始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北方经济相对于南方更具优势
2019-06-08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二模历史试卷
10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
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
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
2019-05-28更新 | 540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