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如表是汉、唐、宋三朝不同地区人口比例分布表,对表中数据的解读合理的是(  )
时代人口比列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75.5%20.9%1.6%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61.4%25.8%2.8%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34.8%58.4%6.8%
A.国都变迁影响经济重心的转移B.北方失去了政治中心地位
C.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趋于分离D.南方的崛起带动文化发展
2023-10-24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六市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4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2 . 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A.割据势力不断发展B.边疆地区的有效开发
C.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3 . 下表为唐代长江流域部分州户数变化表。对表中数据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州名开元年间(8世纪初)户数元和年间(9世纪初)户数
襄州36357107207
苏州68093100808
鄂州1919038618
越州10764520685
杭州8425251276

注:738年,明州从越州析出;杭州为安史之乱期间朝廷主要赋役来源地之一。
A.国家财政状况得到改善B.江南农耕技术不断进步
C.政局动荡引起人口迁移D.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加快
2021-10-19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变化表。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区域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西汉唐朝明朝清朝
黄河中下游地区42.830.430.4120.0
江淮地区15.223.475.7262.9
A.表明了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变B.拉大了两地生产力水平差距
C.反映了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D.催生了传统耕作方式的革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唐代至清代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柱状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南北经济差异逐渐消除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6 . 下图为《西晋末年汉族流民路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人口由中原城市向周围边疆地区迁徙B.内迁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混居的局面
C.北民南迁主要集中在荆、扬、益等诸州D.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是民族迁徙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国谚语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谚语解读
A“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苏湖熟,天下足”折射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长途贩运的特征
A.AB.BC.CD.D
8 . 下表是中国历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对表中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清(1800)年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2.35.723.856.427.210.710.5
粮食亩产量(市斤)95110120154140/343155/337155/337
总产量(亿市斤)205.39591.4415.8889.821749.452385.882340.97
全国人口(万人)3200600050009000120002000030000

(说明:140/343和155/337中的140、155指北方亩产量,343、337指南方亩产量。)
A.朝代更迭决定了粮食产量变化B.明清产量达到高峰并相对稳定
C.粮食增长均出现于大一统时期D.明朝之后南方亩产量超过北方
2021-09-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汉朝时期我国四大经济区分布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已出现南移趋势B.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居于领先
C.华北地区的农业结构单一D.汉朝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2021-01-08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辽宋夏金时期,大体上,可以把淮水、大散关连成—条线,全国的经济区可以以这样一条线为对称轴:南北经济的发展是北不如南;从走向看,南与北的经济发达区,大多靠近这条轴线;离这条对称轴越远,经济则越落后。中国经济的变化仍是从中轴线向四周推开,只不过是中轴线向东南偏移了。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A.政治中心开始东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区域经济差异较大D.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2021-12-02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