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雍正元年(1723年)在全国范围推行“摊丁人亩”,即不再按人丁征收丁银,而是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税全部摊入地亩一体征收,宣告了近两千年来的人头税制由此基本结束。“摊丁入亩”的推行(     
A.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减轻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C.缓解了清朝的统治危机D.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进入明朝开始中国的海洋防务就开始停滞不前,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寸板不许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清朝历代君主与明中叶以后的历代统治者一样,都没有认识到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他们在继承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同时,依然用传统的治边思想和治边政策去对付从海上来的西方殖民主义者。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摘编自叶赫那拉·煜麟《清朝的海防思想》

材料二   日本侵台的直接结果,就是引发清廷内部的海塞防大讨论。李鸿章在这场国防战略的大讨论中,尖锐地指出:形势巨变,古今不同,“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衅,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故他同意加强海防,设立北、东、南三洋海军。这种把边防的重点从西北内陆边疆转移到东南海疆的举措,是封建国防观念向近代国防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而海防与塞防之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这种转变的开端。

——摘编自孙占元《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   台湾首抚刘铭传在保卫和开发台湾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海防和海洋军事建设,先后兴办台湾军器局、军械所、火药局、水雷局等,以解决台地兵器修理和制造的难题,并于台、澎海口要隘之处修筑近代化炮台,配备新式的阿马士敦后膛炮及各种水雷;另一方面则“与敌争利”,从海洋经济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和开发台湾岛。光绪十二年(1886),刘铭传在新加坡设立招商局的同时,先后定购和集资购买了8艘轮船,开办轮船公司,航行于台湾、澎湖、上海、香港之间,有时亦航往吕宋、西贡、新加坡等地。为与列强争夺海洋利权,刘铭传不仅苦心经营台湾航运,而且积极建造台湾铁路,创设台湾邮政局,架设台湾南北陆路电线,敷设从台湾至大陆的海底电缆。从开辟海上运输、海上邮政,到建设台湾铁路、铺设海底电缆。

——何瑜《从台湾问题看清代海权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2)材料二中李鸿章所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讨论的背景和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清朝的海权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3-01-0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汉代文献记载,“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强也”。由此可知,汉代(     
A.土地兼并得到遏制B.民众负担依然较重
C.地方豪强干预司法D.税制改革有名无实
4 . 明朝建立后,对外事务中限制或禁止非官方渠道的对外贸易,将海外贸易严格限制在朝贡范围内。这反映明朝实施了(     
A.海禁政策B.重农抑商C.铁器牛耕D.小农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载,清朝初年,政府以强制手段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迁出之地焚其房屋,荒其土地,以防居民出海。清政府这一举措根本上是为了(       
A.隔绝中外交流B.防范外来入侵C.强化自然经济D.维护封建统治
6 . 如图为清康熙《祭神图》,右下角配康熙题诗:“一年农事周,民庶皆安逸。歌谣遍社村,共享升平世。五风君德生,十雨苍天济。当年后稷神,留与后人祭”。康熙意在
A.注重祭祀礼仪以维护专制统治B.推崇重农抑商以强调满汉一家
C.彰显盛世景象以倡导农本思想D.传播理学思想以推进社会教化
2022-06-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初政府派官员普遍丈量全国土地,并在此基础上绘制鱼鳞图册(地籍档案),作为征收田赋的根据。鱼鳞图册的制定
①解决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②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③有利于政府进行地政管理   ④清查出一些隐匿的土地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关于小农经济的史料与对应的历史认识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料历史认识
A《管子》:“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
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
小农经济推动了铁制农具
的出现
B《汉书》:“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
或受之寒。”
小农模式降低了劳动积极
C《唐律疏议》:“(均田令规定)户内永业田,
(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
国家针对小农的家庭副业
作出了制度安排
D《宋会要辑稿》:“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
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
当地农耕经济逐渐被商品
经济取代
A.AB.BC.CD.D
9 . 洪武三年,明太祖以“苏、松、嘉、湖、杭五郡,地狭民众,细民无田以耕,往往逐末利而食不给”为由,强令“五郡民无田产者往临濠开种”“徙者凡四千余户”。这一做法
A.解决了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B.实现了不同区域的平衡发展
C.沿袭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贯彻了儒家的以民为本思想
10 . 《吕氏春秋》在《十二纪》中强调,施政要依照十二月令行事,而十二月令实际上是长期农耕经济和农耕生活经验的总结;强调治国应当以农业为重,尤其强调其意义不仅限于经济方面,更可以“贵其志”。这反映了古代圣王
A.重视农耕经济的作用B.重视民心民志的教化
C.重视自然经济的规律D.重视施政经验的总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