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葚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D.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2020-01-04更新 | 528次组卷 | 33卷引用:考点08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
2018-05-20更新 | 918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2015年10月普通高中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考古工作者在关中地区的富平、陇县、扶风、咸阳、长安、渭南等地,先后发现大批的汉代铁制农具,其中有铧、锵、犁、锄、铲、镰等。这说明
A.铁农具逐渐普及全国B.冶铁技术得到发展
C.小农户个体经营出现D.铁犁牛耕方式成熟
4 . 下图呈现了部分汉代农耕工具与技术,它们的出现
A.有助于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B.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南移
C.根除了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推动了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5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0-03-07更新 | 640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0学年温州十校高三上学期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20·浙江·模拟预测
6 . 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至七腿耧多种。观察下图,“耧” 的主要功能是
A.耕地B.除草C.播种D.施肥
2020-09-10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一般认为汉代铁质农具已经普及,重要的证据是从四川凉山到安徴寿县,从北方的辽宁到云南丽江都有铁农具出土。也有学者认为汉代铁农具并未普及,当时实行盐铁官营,不考虑平民的需要,汉代文献《盐铁论》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啖食”。下列对此评论最为合理的是
A.要判断铁农具是否普及有待更广泛的考古发掘
B.没有普及的结论符合西汉贫富分化严重的事实
C.西汉盐铁官营制度下普通农民不可能使用铁农具
D.观点分歧很多时候其实是概念和含义界定的分歧
2021-05-21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绍兴市新昌县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将史事定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下是历史认识的基点。战国时期,咸阳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因素有
①采用铁犁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               ②郑国主持郑国渠工程
③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灌溉农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据《中国古代农具》记载,在汉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一般农户遗址上发现了铁器,种类有铧、锄、锸、铲、镰、锹等,基本满足了农业生产各个主要环节的需要。这说明汉代
A.钢铁冶炼技术世界领先B.铁犁牛耕在全国得以推广
C.灌钢法加速铁农具普及D.精耕细作的农耕技术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