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历史的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指南鱼、相国寺、水转翻车
北门学士、釉下彩、道统
宣政院、国师、《汉汲黯传》
田庄、侍中、起绒锦

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
2020-01-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高三12月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2 . 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反映了当时
A.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B.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牛耕技术备受推崇
D.种植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2018-11-05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08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3 . 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从古到今,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耕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莳(移栽),俗名漫撒”。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全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材料二 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甚微。

——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究》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农业措施“收效甚微”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支持农村改革的措施及对农村体制的影响。
2020-09-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4 .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历史发展的印记,是我们探寻历史的重要窗口。下表所列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嘉峪关、架火战车、《浣纱记》
气学、水转翻车、《武经总要》
交泰殿、“迁海令”、《古今图书集成》
宣政院、《窦娥冤》、王祯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③④①D.②④①③
5 . 《战国策》载,秦赵临战,平原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不可与战”。材料反映了
A.铁犁牛耕发端于秦国
B.牛耕在战国时期普遍使用
C.赵国推崇墨家非攻理念
D.先进生产力促进国力强盛
6 . 下表所列信息,按其出现的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铜活字、东厂、水雷、朝贡贸易
政事堂、曲辕犁、越窑青瓷
二牛拾杠、水排、“内朝”、盐铁官营、察举制
三司使、提点刑狱司、《清明上河图》

A.③②④①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2019-08-1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树兰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专项加强训练历史试题(学考 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诗曰:“农人力已勤,要在布嘉种,手持高斗柄,咀泻三犁垄。月下叱黄犊,原边过废冢,安知侠少年,玉石金羁拥。”(梅尧臣宋)这一记载中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8 . 龙首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位于陕西省蒲城县。该渠始建时需要穿越商颜山,挖掘明渠时渠道易崩裂,因此穿山渠段被建造为隧洞形式,沿隧洞开凿了若干垂直的竖井。该渠始建于
A.战国B.西汉C.东汉D.唐代
2020-06-07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6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两汉时期农业就达到精耕细作水平,在此起关键作用的是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这些“发明和改进”包括
①出现曲柄锄和耧车
②发明了铁铲和铁锄
③从耦犁到一牛挽犁
④从直辕犁到曲辕犁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10 . 《史记河渠书》记载:“……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之水,溉泽卤之地四百余顷,顷收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材料中的“渠”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19-03-1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绍兴上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