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从古代到近现代,经济范围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发展到全球,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迈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
材料四
(20世纪初)伦敦的居民可以一边在床上喝着早茶,一边用电话订购世界上他认为合适数量的各种产品,并合理地预期有人会将它们尽快地送到他的门口;同时,他可以用同一方式将他的资产投资到全球……如果他愿意……他就可以立即获得廉价的、舒适的、可以到达任何国家或气候区的交通工具……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请对应写出图1、图2所示生产装置或生产工具的名称。它们分别开始出现于中国历史上的什么朝代?
(2)概括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的重要作用。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的原因?分析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两类工具的技术进步在密切当时世界经济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作用?
2019-09-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暑假收心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样就使原有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于是土地渐由奴隶主所有转变为地主所有,耕作渐由集体转变为分散的小农经营。(生产者)逐渐获得农业经营上的自由,生产多寡至少部分地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因而想办法来增加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走精耕细作的道路。

材料二   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我们看到农业工具不是继续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渐被改造得更加适合小农经济的需要。耕犁从"二牛三人"到二人二牛,到一牛一人,最后,比较轻便灵巧的曲辕犁得到普及,农业工具的这种发展,促使唐宋以后小农经济重新得到了加强。而我国精耕细作农业也进一步向多劳集约、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向发展。

——韩昊《人口膨胀与精耕农业原因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明代以前已形成“南稻北麦”的生产格局。到明代,麦类作物在南方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稻麦轮作制普遍得到应用;水稻在北方的种植区业渐有扩大,北直隶地区开垦了更多的稻田。宋代以来江浙地区是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称“苏湖熟,天下足”。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由于江浙地区“改良他种”,江南地区的粮食供应反而要仰仗于湖广地区,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明中后期从海外引进玉米和甘薯。这两种农作物产量高,耐旱抗寒,在比较贫瘠的山地、旱地和滨海沙地都能生长,不与小麦、水稻和桑麻争地。玉米到明末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山区特别是汉水流域山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在万历年间传入广东、福建,很块就在闽广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明末,甘薯种植在淞沪一带获得成功,并推广到京津地区。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粮食作物生产呈现出的新变化,说明上述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020-01-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变世界的七种元素:代表着力量又具有进攻性的铁;组成生命又释放热量的碳;折射着人类贪婪欲望的金;为世界留下影像的银;蕴藏巨大毁灭能量的铀;创造白色纯净空间的钛;以及催生互联网世界从而彻底颠覆人类生活的硅……发现元素和利用元素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革新和贪婪疯狂的历史,在促进人类繁荣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本性,引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据(英)约翰·布朗《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改变世界的7种元素》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在上述七种元素中选择任意一种,概括其表现形式的变化,指出历史上与其相关的史事,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历史影响。(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应分为三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农田水利工程统计结果:前期(618-714 年)65 项,中期(715820 年)59 项, 后期(821 年至 907 年唐朝灭亡)3 项,并有 8 项时间不详。前期,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河南、河东、关内四道 有 46 项,南方仅有 19 项,而位于成都平原的剑南道就占有 9 项,长江以南只有 8 项。中期,江淮地区进入农田水 利建设的高潮期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 25 项。唐玄宗时期,有天下以江淮为命之说。后期,北方只兴修 了 5 项农田水利工程,相比前期的 46 项,数量骤然下降,而江南道则有 19 项,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晩清以来,内忧外患逐步加深,加之中国又进入历史上第四大灾害群发期,遂致我国的灾荒相形之下更为 频繁和严重,其中又以水旱灾害最为突出。当时,国人有感于世界潮流之所趋,威聚而讲求新学。据统计,从 1912 年至 1925 年,全国共出现过 44 个学术团体。鉴于水利界专家分散于各行政系统,早在 1928 年北伐胜利后有识之 士希望组织中国水利工程师协会。直到 1931 年 4 月中国水利工程学会得以正式成立。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作为民国 时期的水利科学社团,不仅促进了我国水利行政的统一与水利立法的实现,还提出了有关江、河、湖、塘整治的建 议。当然,该会拟定的部分江河治理计划未能付诸实施,但其阐述的科学治水理念为后世所承继。

——自曾宪足《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水利建设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兴建水利与唐代的显著不同,并分析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影响。
2019-12-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年高三11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民要术》卷一《耕田》对耕耱技术有详细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细”,即要求所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其次,要求根据墒情确定耕作时间:“凡耕地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再次,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

材料二   


材料三   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们走的是一条由易到难、从微观到宏观、外围到内核的渐进式道路。由外国内被的谢进式道略。1992—2002年是经济作制改革框架构建阶段。理论上破除了计划与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丰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基本框架。

——邱家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演进路径与未来走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苏俄(联)粮食产量不断上升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并概述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时间,并指出是何模式。
2019-12-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出国班)期末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大禹治水起,历代屡兴河役,形成了筑堤、改道、分疏、束水攻沙等治河理论,以及挑水坝、木龙、石堤、放淤等治河技术。宋元两代在黄河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清前中期,治河一直是国之大计,河工每年的正常支出大约数十万两,如遇决堤则“所费帑金不下数千万两”,然而“半数是中饱在贪吏的私囊”。

——摘编自岑仲勉《黄河变迁通史》

材料二   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道入海。“值军务未平,饷糈不继”,清廷遂撒手河务,“着直隶、河南、山东各省督抚饬令地方官吏疏浚积潦”、“晓谕绅民等量力捐资”,由此拉开晩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序幕。新河道两岸的地方官绅筹措资金,断续维系治河工程。1870年,长江大涝,两大水灾形成共振效应,重灾区扩展到四川、湖北等地。190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员前往黄河考察并得出结论:“束河于一条河道”违背自然规律;地方官吏贪污、玩忽职守、各自为政是“形势糟糕的根源”。1901年,对黄河治理的进一步研究随李鸿章的病故而中断,而此时的中国,已呈“山雨欲来”之势。

——摘编自贾国静、王凤青《选择的无奈: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

材料三   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3年,治黄工作“由修防转入治本”,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大批技术干部,分赴20多条支流进行水土查勘,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1954年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实行“以工代赈”、“按劳记工”等办法,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建国初的黄河治理,不仅顺利地度过了八次大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与国家建设,而且开辟了利用黄河水灌溉华北平原的道路。

——摘编自郭书林、王瑞芳《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取得成效的原因。
8 .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是其核心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具的变化

材料二   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统计(1836-1838年、1894年)

时间1836-1838年(平均每年)1894年
项目数量(万担)比例%价值(万两)数量(万担)比例%价值(万两)
内销165.2976.781414171.4844.321467
外销5023.22769215.4455.683317
产量215.291002183386.921004784

材料三   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胡锦涛考察安徽凤阳小岗村时的讲话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至图四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的时代。这些农具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农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以及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的讲话中涉及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它有何重大意义?
2019-10-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代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生产工具大都是石、骨、蚌器。自商代前期至东周早期,虽然继续使用石、骨、蚌、木等掘地工具和收割工具,但同时也使用了青铜臿和青钥镈(铲)。在安阳殷墟宫殿遗址区内属于王室贵族的一个窖藏圆穴里,曾经发现四百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比较集中地堆放着。这些镰刀应该是由王室贵族分发给劳动者使用的。劳动者连这种简陋工具都不曾掌握,可见他们只能是奴隶,而且人数还不是很少。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盐铁论水旱》说:“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当时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铁犁铧、铁锄、铁正、铁面、铁镰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了“代田法”。所谓“代田法”,就是将每亩田分成六份——三垄(垄台)三甽(垄沟),每年垄甽互换位置以休养地力。成帝时,农学家氾胜之又总结出一种“区种法”,把土地划分成若干区,根据土地的肥瘠,决定区的大小和施肥的多少。汉初,每市亩田地可约产粟或麦六斗九升。武帝时,每市亩地约产粟或麦一石一斗五升。

——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周时期与汉代的农业主要经营方式的不同,并概括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商周时期相比,汉代农业生产的进步之处及意义。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因小农生产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田野被开垦出来,促使人们在水利建设中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所谓“并田废,沟洫堙,水利所以作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夏、商、西周时代,农田水利主要以排为主,灌为次。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新出现的水利工程着重于拦洪蓄水.实现人工灌溉。这与禹治水后积水有了很大消退,同时气候的变化,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一带干旱较为严重有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郭松义《水利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水利建设的变化及原因,并说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公元605年,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调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据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摘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背景。
2019-04-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春季高二文科实验班月考历史考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