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朝建立与正仓系统分开的义仓系统,用于备荒救灾,表明国家赈灾方面的财政制度沿着专门化的方向迈进。唐代在隋制义仓的基础上,置义仓于州县,由州司和县司直接管理,这与义仓分散在民间,不易管理有关。义仓最初按亩征收,高宗永徽年间改为“率户出粟”。上上户五石,上中以下递减一石。唐中宗神龙前后,义仓粮被官府大量使用,成为官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义仓制度使我国古代赈灾财政的专项制度化达到了成熟阶段,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防灾救灾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也为国家履行职能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物质保证。

——据潘孝伟《唐代义仓制度补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义仓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代义仓制度改革的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黄梅戏《天仙配》插曲《夫妻双双把家还》歌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2)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3)试分析自耕农经济的利与弊。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个体家庭摆脱家族而独立作为社会基本细胞而大量涌现,是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环节。秦汉时期,产生于春秋战国的那些家庭历史特质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整合和普遍化,成为两千年中持续保持的强固传统。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夫妇同一个已婚子女组成的直系家庭,成为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家庭形式。

——据张国刚《中国家庭史》

材料二   东汉河南郑兴家族简况

——据《后汉书》整理

材料三   唐代婚姻重门阀世族,宗室婚嫁“取门阀者配焉”,而宋代“不限阀阅”,以致“宗室以女卖婚民间”。北宋中期以后,“子孙繁衍,皇族渐多”,宗室不乏“贫无官”者。缺钱、贪钱,“宗室以女卖婚民间”。宋代规定“宗室袒免婿,与三班奉职”“皇族郡县主出嫁,其婿并自身授殿直”。三班奉职、殿直品阶相当低,官员瞧不上,商人却眼红。他们“赂宗室求婚”,即可“苟求一官,以庇门户”,跻身于官户行列。如商人王永年“娶宗室女得右班典殿直,兼汝州税”,苏州商人朱冲“以买卖为业”,又“两受徒刑”,但“弟侄数人,皆结姻帝族,因缘得显官者甚众”。

——据张邦炜《婚姻与社会·宋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个体家庭大量涌现并成为主要形式的原因。
(2)“郑兴家族现象”在东汉豪族中具有普遍性。根据材料二,从政治、文化两方面概括郑兴家族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类现象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唐宋两代宗室择婿心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择婿观形成的原因。

4 . 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三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加到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的农具各有什么特点?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具不断改进的认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一经济形式?概括指出这一经济形式的主要特点。

(3)某同学认为材料三中的现象与人口膨胀直接相关,你认为他的分析是否全面?为什么?

2018-06-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5 . 中国古代经济非常发达,近代被迫进行经济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结合所学,从改进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灌溉的角度,分别列举一例证明这一特征。

材料二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以及行旅、厘捐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

——刘铭传1880年《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

(3)依据材料三,概括刘铭传的主要观点,并说出其观点的指导思想。

2018-06-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农田水利方面,大多数是整修原有陂、塘、蝎、门,使之发挥灌溉效益。在水利著作方面以郦道元的《水经注》为杰出代表,书中所记著名水利工程有28处,包括农田水利,治理黄河,修整航道,修建堰、蝎、运河等。据《新唐书·地理志》统计,唐时各州县有水利工程230多处,其中有运河、水渠、陂、塘、池、沟、堰、堤、海提等,有一些农田水利工程还很有特色。永泰元年(765),由润州刺史韦损主持,对练湖进行全面整治。长庆四年(824),由白居易主持修建的钱塘湖(今杭州西湖)灌溉工程,是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又一代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田纳西工程管理局在1933年5月成立,是一个横跨田纳西、阿拉巴马、密西西比、肯塔基、乔治亚、北卡罗莱纳和佛吉尼亚7个州的大型工程。在建坝过程中,15000户家庭需要搬迁,长期居住在此地的农民家庭对田纳西工程十分不满,于是工作人员努力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与社区领袖讨论、沟通、解释工程的意义,征求他们的意见,寻求他们的共识。管理局用全国的专家和国家资源开发化肥生产,教会农民如何提高庄稼产量,控制森林火灾,改造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吸引企业投资落户,在环保、经济发展、社会救助、雇佣事业人员等方面提供服务。

—摘编蓝志勇、李东采《经济危机与公共工程:田纳西和胡佛坝的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兴修受到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相比,指出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的显著不同,并分析其影响。

7 . 中国古代曾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明清以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却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筒车、曲辕犁
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农政全书》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
材料三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论明清的金融机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2018-06-0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综合模拟一
8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业生产上,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这都使农作物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和产量提高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由此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中国选择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美国的经济危机与新发展

接受“国家复兴安全局”法规的企业                           倒掉牛奶

田纳西水利工程                                                         领取失业保险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来缓解经济大危机?这些缓解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
2018-06-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农业问题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材料一中国古代主要水利事业数量及分布地区统计表(汉—宋时期)

时间/地点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湖南云南总计
两汉181945111411156
魏晋南北朝21436111377221160
隋唐五、代4515352541619134721338111293
两宋209392424117162715410840185727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两汉至两宋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唐中后期,“诸雄割据”,“虽亦尝有边境上之兵争,然南方各道所受战争影响远不如河南北及关中区之长且烈。”宋朝立国之后,太祖曾规定“有能兴水利、辟田荒”者“有司具赏格”。仁宗、神宗时期,官府督修了淮南、两浙、福建等地的水利工程。两宋时期,伴随北部国防边境线不断南移,出现了人口不断南迁的现象。唐中叶南方人口比之前约增近5倍,宋代中期约增近6倍。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唐宋时期南方水利事业发展的条件。

材料三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呈递了《请开农学堂地质局以兴农殖民而富国本折》,比较详细地介绍西方各国在农业方面的生产技术,如机械化、化肥和温室大棚等,提醒朝廷决策者较其得失而知其富强之所在;并建议京师设立农商局,各省设立农学局、地质局。在《请励工艺奖创新折》中,康有为建议奖励新技艺、新发明,特许专卖,甚至设立爵位以吸引各界人才。这些主张均被光绪帝所采纳,并以诏书方式颁布。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的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意义。

10 . 下图碑刻中的文字高度概括了中国古代某工程的技术精髓,这一理念在现实中也有广泛运用。2008年金融危机压力下,华为公司提出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全新生产经营理念。“深淘滩”即企业内部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持续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增强核心竞争力。“低作堰”即让利给华为的运营商,减轻运营商的成本压力,与其形成长期的共生信任合作关系,最终取得合理回报。以下建筑工程与为学理念,与图示中6字理念相关联相契合的是
A.赵州桥,温故知新
B.大运河,循序渐进
C.都江堰,厚积薄发
D.明长城,高屋建筑
2018-05-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二(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