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铁器使用
B.筒车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
D.水排的使用
4 . 《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2019-04-18更新 | 284次组卷 | 23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题1
5 . 下表反映的是两汉到清中叶中国人均耕地(市亩)和亩产量(市斤)的变化情况。表中亩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西汉清中叶
人均耕地9.677.965.53.3
亩产量110125183296

A.农业生产工具的持续创新
B.农业高产作物的大批引进
C.精耕细作生产的不断完善
D.土地开垦量的大幅度增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年间,尽管冀鲁豫三省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开垦,但三省耕地总面积仅增长了30%,而同期人口数量则增长4倍还多,人均耕地从明代的12亩降至仅3亩。“冀鲁豫三省”的这一状况
A.促使土地所有和经营更加分散
B.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
C.导致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D.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7 .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凡故杀他人马牛,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这些法律规定反映出当时
A.小农经济出现衰退现象
B.政府严格控制民间经济活动
C.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
D.民间屠宰耕牛现实普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齐民要术》卷一《耕田》对耕耱技术有详细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细”,即要求所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其次,要求根据墒情(土壤湿度情况)确定耕作时间。再次,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
A.因时耕作,集体劳动
B.分工细致,技术先进
C.重视农时,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019-03-05更新 | 846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练习题
12-13高一上·湖南益阳·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2019-01-30更新 | 3083次组卷 | 49卷引用:专题08人类社会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