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策》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这段记载反映了
A.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B.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C.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D.秦国统一六国已是民心所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4年,东北考古工作队在辽宁辽阳三道壕一带,发现了西汉村落遗址,清理出土、石、砖、瓮墓葬103座,共出土文物2815件。其中有农业生产工具铁铧、铁鑺、铁铲、铁锄、铁镰、插刀等一整套农具148件。据此材料,结合所学可以推知西汉时期
A.东北冶铁技术全国领先B.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C.铁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形成
2020-06-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一位学者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这项“了不起的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老子》D.甲骨文
4 . 东汉时,在某地方出现了一种先进的耕作技术,它便于牛耕的普及,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垦。它是
A.耦犁B.耧车C.曲辕犁D.一牛挽犁
2021-09-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生整理出秦统一前后兴建的若干重要工程。下列秦兴建的重要工程与图中位置形成对应关系的是甲:直道乙:五尺道丙:灵渠丁:都江堰
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是发掘于河南南阳的汉代画像砖,此图可以说明当时
A.牛耕已经逐渐普及全国B.农耕中畜力已完全取代人力
C.农业生产使用耦犁技术D.出现可控制耕土深浅的犁
7 .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评价它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   ②井渠法的出现   ③都江堰工程的修筑   ④统治者的重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古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其“主要设施在岷江江心,以竹笼装卵石,砌成鱼嘴状的分水工程……使岷江在此分为外江和内江两股。”此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井渠
D.灵渠
9 . 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排列下列水利工程
①郑国渠   ②都江堰   ③灵渠   ④江南河
A.①③④②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2021-04-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精耕细作
B.铁犁牛耕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自然经济
2017-07-27更新 | 154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