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业生产上,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这都使农作物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和产量提高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由此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中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指出这一时期苏俄(联)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作用。

材料三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中国选择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的主要表现。

2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业生产上,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这都使农作物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和产量提高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由此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中国选择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美国的经济危机与新发展

接受“国家复兴安全局”法规的企业                           倒掉牛奶

田纳西水利工程                                                         领取失业保险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来缓解经济大危机?这些缓解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
2018-06-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的江南东路包括今天江苏的西南部、安徽的南部和浙江、江西的一隅。圩田(如下图所示)就是在这一带靠近江边或低洼地中建成的,周围有堰,让河水穿流其中,可调节水流大小。据此可知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朗B.地域特色影响农耕文化
C.宋代政府重视水利建设D.水利工程保障经济发展
2022-03-20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用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春秋时期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

——引自林炳文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张履祥《补农书·总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的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反映了土地经营中怎样的趋势?
(4)材料二中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从广东省的考古资料看,至1979年,战国时期的铁器仅有铁口锄、锄斧两件,而秦汉铁器则多达三百余件,而且种类丰富,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广州、佛山等地汉代墓葬中也发现不少陶牛的形象。这表明秦汉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B.区域农业得到一定发展
C.地方豪强势力逐渐强大D.精耕细作技术臻于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是我国从汉至隋江南稻作农业的相关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史料出处
“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史记平准书》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地理志》
“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晋书地理志》
“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隋书地理志》

A.农业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B.江南农业耕作方式粗放
C.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
A.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D.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
2019-06-01更新 | 2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呈现专业化趋势
B.生产经验的进步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悠久的发展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