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农政全书》记载:“或遇天旱,旋於大轮一周,列置水筒,昼夜溉田数顷。此一水轮,可供数事,其利甚博。”该工具类似
A.B.
C.D.
2 . 下表是中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载。该表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时间出处记载内容
南北朝《齐民要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南宋《 农 书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明代《沈氏农书》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
A.精耕细作B.耕地充足C.男耕女织D.集体劳作
3 . 秦汉时期,关中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评价它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①铁犁牛耕使用
②都江堰工程修筑
③井渠的出现
④丝绸之路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汉代D.唐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
7 . 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下列对古代农耕技术演进的表述,符合汉代的是
①二牛抬杠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②在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③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④出现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的曲辕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如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国维《西域井渠考》:“西域本无此法,及汉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材料所说的井渠是
A.战国时期郑国主持开凿而成
B.汉代关中农民所创造
C.今流行于新疆一带的灌溉工具
D.东汉南阳太守杜诗所发明
10 . 西汉时期的关中被称为“天府之国”,司马迁曾评价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下列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之一是
A.都江堰工程的修筑B.灌溉渠道规划合理
C.均田制的大力推行D.一牛挽犁技术运用
2021-01-1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