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两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飞跃时期,这从当时农田耕种面积的不断扩大,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农田水利的普遍兴修等方面,都显示了出来。下列各项中,能够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关中农民创造了一种“井渠”
②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
③出现了较为轻便的一牛挽犁
④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葚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D.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2020-01-04更新 | 528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02
3 . 下图呈现了部分汉代农耕工具与技术,它们的出现
A.有助于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B.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南移
C.根除了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推动了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0·浙江·模拟预测
4 . 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至七腿耧多种。观察下图,“耧” 的主要功能是
A.耕地B.除草C.播种D.施肥
2020-09-10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一般认为汉代铁质农具已经普及,重要的证据是从四川凉山到安徴寿县,从北方的辽宁到云南丽江都有铁农具出土。也有学者认为汉代铁农具并未普及,当时实行盐铁官营,不考虑平民的需要,汉代文献《盐铁论》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啖食”。下列对此评论最为合理的是
A.要判断铁农具是否普及有待更广泛的考古发掘
B.没有普及的结论符合西汉贫富分化严重的事实
C.西汉盐铁官营制度下普通农民不可能使用铁农具
D.观点分歧很多时候其实是概念和含义界定的分歧
2021-05-21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绍兴市新昌县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据《中国古代农具》记载,在汉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一般农户遗址上发现了铁器,种类有铧、锄、锸、铲、镰、锹等,基本满足了农业生产各个主要环节的需要。这说明汉代
A.钢铁冶炼技术世界领先B.铁犁牛耕在全国得以推广
C.灌钢法加速铁农具普及D.精耕细作的农耕技术进步
8 . 看其形状,推其性质,定其时代。下列四图文物按其所属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
2022-03-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9 . 《史记》记载:“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上述水利工程最早出现的地区位于下图(局部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1-12-08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10 . 在人力、畜力盛行的古代世界,中国人较早地发明了运用水力的农业灌溉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类发明的是
A.都江堰B.水排C.筒车D.井渠
2021-04-1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