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耕区扩展图

中国历史上经济区一般区分为内地农耕和边疆游牧、渔猎两种类型,这个结构基本稳定,但唐宋时期有较大变化。清代西北、东北等区域的农业也发展起来;以江南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农业生产、人口数量、商品经济、新生产方式、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方面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但这也恶化了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形势。

——摘编自邹逸麟《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

材料二   中世纪的英国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16世纪前后,地区分化增强:东南部得益于伦敦的政治特权,有发达的农业、商业;西南和中部以毛纺织业为主;北部明显落后,但有初步的棉纺织业、冶铸业、煤炭业。19世纪,建立在地区分工之上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西北部最发达,以工业为主;东南部以伦敦的金融业为中心,为工业提供资本,其它地区逐渐衰落。

——摘编自钱乘旦总主编《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时期经济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英国经济区域发展的变化及其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武帝元光年间,“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鸿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东综沧海,西纲流纱”。随后武帝又征发万余人,首创地面凿井,使井下渠道相通的办法,引洛水至商颜(今陕西大荔县北),连成一条长约10里的井渠 — —龙首渠。当时在关中地区还修成灵轵渠、成国渠和湋渠等水利设施。公元前119年“以昆明有滇池,乃作昆明池以习水战”,并经揭水陂引昆明池水进长安,用以改善城市用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原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6条较小的支渠,以利于郑国渠附近高地农田的灌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凿引泾水与渭水相连,修成白渠,全长200里,可灌溉农田4500顷。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959年,中科院、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研究工作会议”,确定南水北调指导方针是:“蓄调兼施,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南北两利,以有济无,以多补少,使水尽其用,地尽其利。”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 “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经过长时期的论证和准备,成立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协调了各部委、沿线各省市等力量。至2020年6月,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300亿立方米,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京津冀地区人民生活饮水质量明显提高。华北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状况得以缓解,水资源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水利工程兴建的条件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及启示。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1551年到1722年的江南市镇,苏州府有128个,松江府有113个,著名如吴江的盛泽、南汇的周浦、湖州府的菱湖、嘉兴府的濮院、乌程的乌镇和南浔……由宋元时代的村市、草市、墟、会等发展过来,往往在多个村庄的中心地带。明江南地区“商贾占籍者亿万计,生凿日繁,贸迁易众,卒有世镇”,正德年间松江府青浦县的朱家角“商贾凑聚,贸易花布,为今巨镇”。在江南地区,史载“鬻诸双林镇,为织包头纱之用”,嘉定“新泾镇为棉花管履所集”,嘉善千窑镇“民多业陶,甓埴繁兴,贸迁日夥”。在17 世纪,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运出景德镇等中国瓷器1600 万件。制瓷业的发展不仅带来巨额的利润,也带来了更多的自由雇工。……嘉兴府还出现了“质库”。(注:“质库”, 主要经营典当、贷款业务,兼及存款、钱票发行等其他事项。)

——据(美)罗兹·墨菲《亚洲史》、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樊树志《晚明大变局》等编写


(1)阅读材料一,试从耕作工具、方式、动力三方面描述中国古代农业的演变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古代中国国内“市”的发展线索。概括明代中国经济的新特点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期,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氏族的称号。而氏则出现于后来的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是古代贵族特有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贱民和奴隶才获得了“姓氏”。

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祖根于河南鲁山,后代以刘为姓,此为刘姓主源。春秋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于刘邑,号刘康公,其后以刘为姓。西汉初年,刘氏子孙分封各地,形成望族;“娄敬劝高祖都关中……赐姓刘氏”;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冒顿姓孪,但按照匈奴贵者皆从母姓的习俗,孪氏子孙皆姓刘。北魏孝文帝时,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姓。

——摘编自陈建魁《中国姓氏文化》

材料二洪秀全称王后,在其长子“天贵”的名字后加了一个“福”字,希望其永保社稷、代代为王。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被视作封建传统的“字”、“号”遭到摒弃,人们纷纷响应“一名主义”。文学经典也常作为取名的来源,如“林徽因”,取自《诗经》“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新中国’成立后,不少人用“斯、基、娅、莎”等俄文音译字为孩子起名,“卫国”、“跃进”、“忠红”等名字屡见不鲜;改革开放后,除“丽娜”、“杰克”等洋名不断涌现以外,更多的人给名字赋以文化意蕴,如“勇、伟、超、倩、颖”等;一些用字逐渐演变成男女通用字,如:“鑫、晓、洁、聪、亮”等;四字非复姓名字出现,极大地减少了重名率,也进一步体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特立独行的时代特征。

——摘编自张军红《从姓名用字透析21世纪以来国民思想变迁》

材料三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从遗传学角度来说,许多遗传疾病只在同样姓氏的人群中传播,因此形成了“同姓不婚”的现象。姓氏起着明血缘、追溯源、连宗连支的纽带作用。修族谱、建祠堂、扶贫济困、互助守望,增进了同姓氏之间的血缘亲情。海外华侨纷纷寻根认祖、捐资助学、兴办实业,投身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近年来,海峡两岸多次共同举办祭祀黄帝、炎帝的相关庆典活动。

——摘编自肖锐《论中国姓氏文化研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贱民和奴隶获得姓氏”的原因;简析“刘姓”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人取名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姓氏文化的社会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长江流域水患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唐代长江水灾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长江流域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早在清代有识之士指出,长江流域水患是“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淤接涨”。从长江流域洪灾规律来看,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

水灾是突发型灾害,来势猛,为害烈,常造成“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英国议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1)与唐宋时期相比,材料一中明清长江流域水患呈现什么趋势?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屯垦戍边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强调为医治战争创伤,从事经济、文化和国防的建设工作,人民解放军除担任保卫国防、巩固治安的任务以外,应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1950年春,新疆军区组织边疆部队在天山南北驻地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自50年代开始,除各地驻军开垦荒地、兴办农场外,先后组织大批人民解放军转业官兵和支援边疆建设青年参加大规模的垦荒,建立国营农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修筑道路和桥梁,发展交通和电信,建立新型的村镇和居民点。

——摘编自《新疆屯垦戍边史》

材料二西汉在新疆的屯田,由戊巳校尉、驻军校尉、屯长分组管理,屯军2万多人,屯垦约50万亩。之后,东汉、曹魏、西晋、隋朝等都组织了屯垦戍边活动。唐朝在新疆的屯田,由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统一管理,都护府下属军镇屯田,屯田以军屯为主,全疆屯军5万人,屯田50万亩。

元朝在新疆的屯田,军屯设宣慰司、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分级管理,民屯设总管府或营田司、提领所分级管理。有屯军2万多人,屯民3.7万户,垦地100多万亩。

清朝时,从内地派遣大批军民到新疆屯田,建立了26个垦区。1840年,新疆各种屯田共有屯丁11万多人,男女总人口近50万人,屯地近300万亩。到1911年,新疆人口达到216.2万多人,耕地增到1055.47万亩。伊犁将军是新疆最高的军政长官,兼管全疆各种屯田事务。其下分设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掌管各地军政事务,兼管各地屯田事务。各地兵屯,由同级军官兼管。各地旗屯,由其军官兼管。各地民屯,由陕甘总督及下属各级行政官员兼管。各地回屯(回民屯田),由当地伯克(头人)兼管。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与古代屯垦戍边活动的不同点。

(2)依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屯垦戍边过程的特点。

(3)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屯垦戍边的重大意义。

2017-05-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文综-历史试卷
7 .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古今中外,许多统治者面对自然灾害和其它灾难,他们采取种种措施以应对,或防范,或救灾,曾有过许多成功的经验,也不乏教训。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隋、唐、五代时期,共发生旱灾170次,水灾163次,虫灾55次,雹灾39次,霜冻18次,风灾31次,疫灾19次,牛疫19次,地震61次……。
材料二 关于(中国古代)灾后救济状况,《周礼·地官司徒》所述最为全面,并首次用“荒政”之名统之,即“(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          ——据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三 朝廷下下官员喜好诌媚腐化,庸俗无为,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河防松弛,水利失修,河道梗阻,诸河频频漫口决口,堵而复决。“防弊之法有尽,而舞弊之乃无穷”,修河官员穷尽贪污之能,承办人口偷工减料。乾嘉时水灾骤增,每年平均达100余州县,到道光朝一跃为177州县。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五代时期灾害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从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指出我国古代灾害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古代统治者的救灾措施,(不得摘抄原文)并指出“荒政”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灾荒问题。简要说明理由。
(3)依据材料三,分析康熙、雍正年间水患较少,而乾隆以来,水患日益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5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8 .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对社会政治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农田水利约束》在熙宁二年(1069年)颁行。其主要内容有:(1)凡能提出有关土地耕种方法和某处有应兴建、恢复和扩建农田水利工程的人,核实后受奖,并交付州县负责实施。……(9)私人垦田及兴修水利,经费过多时,可向官府贷款,州县也可劝谕富家借贷。……(12)各县官吏兴修水利见成效者,按功劳大小升赏,临时委派人员亦比照奖励。
——周魁一《中国古代水利法规初探》
(1)概括材料一中《农田水利约束》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实施的效果。
材料二: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3)材料三反映出这一时期江浙地区呈现怎样的经济面貌?这一经济面貌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材料四:赫鲁晓夫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共产党员,每个人都应当像蜜蜂一样地去培植人民的信任。我们好像是布道的神甫,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只有我们极能忍耐的俄国人民能够忍受,可是靠这种忍耐成不了大事。我们又不是神甫,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
(4)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材料五:针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全球化陷阱》
(5)依据材料五概括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政府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6)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16-11-18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卷(文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