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   古代的成都平原,水旱灾害严重。公元前256年,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的李冰为蜀郡太守,前往四川地区治水防洪。李冰父子吸取前人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修建过程中,李冰通过对地形和水情周密细致的实地勘察,正确处理各个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功能互补,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作用,科学地解决了江水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都江堰是一项科学、完整、综合性的防洪水利工程体系,它的修建,开创了中国水利发展的新纪元。这项工程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当今世界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由于都江堰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与青城山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根据《国家地理》2014年第10期改编整理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冰成功修建都江堰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工程在历史和科学方面体现的突出价值。
2021-05-08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押题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2017-10-19更新 | 610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