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据《战国策》记载,平原君赵豹在秦赵对峙时簪告赵王应避免与秦国对抗,理由是“秦以牛田,水通粮……不可与战……”。这一记载体现出(     
A.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已普遍使用B.灵渠的修建使得军粮运输便捷
C.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国力强盛D.战国道家思想影响统治者决策
2 . 据《九章算术》记载,汉朝牛价很高,“牛一头直(值)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价格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时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小农经济的形成使牛增值
C.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D.精耕细作方式的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先秦时期关于铁的文献记载。据此可知
出处记载
《诗.秦风.驷鐵》有“驷骥孔阜”之句。驊(tie)言马色黑如铁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国用铁铸刑鼎,鼎.上铸有范宣子的刑书,铸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的
《吴越春秋》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A.铁的应用范围较广B.政府支持冶铁业发展
C.南北经济差距明显D.官营手工业规模扩大
4 . 新疆的坎儿井滋润了千里荒漠,孕育出吐鲁番甘甜醉美的葡萄和云朵般洁白的棉花。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井渠发明于
A.西周B.战国C.秦代D.汉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祯《农书》记载某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珑,横桥四堕,中置楼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楼,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该农具
A.出现于春秋时期B.因犁壁的发明而推广
C.适用于南方水田D.极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6 . 下表所示为西汉时期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时间记载
汉文帝十二年“冬,十二月,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大兴卒塞之”
汉武帝元封二年“是岁,上使汲仁、郭昌二卿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决。天子自泰山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卒填决河”
汉成帝河平三年“河复决平原,流入济南、千乘,所坏败者半建始时,复遣王延世与丞相史杨焉及将作大匠许商、谏大夫乘马延年同作治,六月乃成”

A.北方天灾人祸不断B.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政府重视修河治灾
7 . 清代关于棉花种植的石刻文献中记载:“清明后,淘取坚实者沃以沸汤,俟其冷,和以柴灰种之。宜夹沙之土,秋后春中,频犁取细,列作沟塍。种欲深,覆土欲实:虚浅则苗出易萎。据此可知
A.古代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B.曲辕犁适应了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
C.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某些落后地区仍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
2021-02-0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文献上关于曲辕犁的记载虽然始见于晚唐陆龟蒙的《耒耜经》,称江东犁。但在陕西三原发现的贞观四年(630年)李寿墓中壁画上的牛耕图上,已经有了曲辕犁。这说明
A.历史文献的记载讹误众多B.唐朝统治者注重农具创新
C.壁画比文献更具有可信度D.多种史料有利于还原史实
2021-02-04更新 | 527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汉壁画:二牛牵引,一人扶柄耕作,但无牛环牛辔和牵牛人。《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指犁)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据此可知
A.水力灌溉工具的改进B.铁农具提高了生产效率
C.畜力完全取代了人力D.是犁耕生产情景的再现
10 . 先秦文献中,常有“粪土”和“粪”的记载。如《荀子·富国》说:“多粪肥田”;《韩非子·解老》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知道
A.轮作技术B.除草技术C.垄作技术D.施肥技术
2021-01-03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19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