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封建剥削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2021-08-31更新 | 111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
A.田庄经济抬高粮食价格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D.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
2021-08-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3 . 《后汉书》记载:“南阳太守(杜诗),善于计略,审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这段史料的价值在于
A.记载古代中国耕作工具的演进
B.印证古代中国灌溉工具的演进
C.记载古代中国冶铸工具的创新
D.印证古代中国运输工具的更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围剿公田”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土地制度的瓦解,《吕氏春秋》曾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据此判断“围剿公田”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争夺土地的斗争
2021-06-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和信奉神农之言的许行一派辩论时,问“许子以斧甑爨,以铁耕乎?”这说明战国时期
A.刀耕火种已退出历史舞台B.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C.农耕工具已步入铁器时代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麦原产于西亚。中国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现于商代甲骨文,其中还有专门围绕麦类作物种植和收获举行的祭祀活动。《周礼.天宫·疾医》:“(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史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时代,位于北方的东周、晋、鲁、郑、陈等都有了小麦的种植,并出现了以小麦制作酒母的酿酒工艺。汉代小麦在人们主粮中的地位普遍提高,是中国北方农业发展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摘自田成方、周立刚《古代中国北方粮食种植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中国历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


(说明:140/343和155/337中的140、155指北方亩产量,343、337指南方亩产量。)

——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麦类作物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并简析造成明清粮食产量状况的原因。
7 . 《汉书·食货志》记载,“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赵过推广的这种耕作方法(     
A.满足了军事斗争需要B.适应了南方农田耕作
C.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D.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2022-05-24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历史试题
8 .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记载:草人掌管改良土壤,根据土壤的形状、颜色决定如何施肥,栽培农作物。凡向土壤中施肥以种植作物时,如果是赤色坚硬的土地,就用牛的骨灰;如果是浅红色但不坚硬的土地,就用羊的骨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
A.已经掌握了农业灌溉技术B.农业生产注重因地制宜
C.畜牧业生产技术已经成熟D.开始出现土壤改良技术
9 . 据资料记载,中国古代犁耕从汉代的二牛三人、二牛一人到唐宋时期已基本上是一牛一人,而且耕犁也由长直辕或曲辕变化为短辕。此变化
A.满足了大田耕作的需要B.说明耕牛数量的大幅减少
C.反映出农业耕作技术进步D.限制了土地的精耕细作
2021-05-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汉代早期农书记载,“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耕作制度和选种、育种的方法已在关中地区广泛使用。这些记载可印证,中国古代农业
A.耕作工具多样B.重理论、轻技术
C.注重精耕细作D.区域发展不平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