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通过这则材料,我们能够获得的直接信息是
A.春秋时铁犁牛耕为宗庙供奉之物B.战国时期宗法制盛行
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D.春秋时期牛耕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芍陂在安徽寿县南,约建于公元前597年。据《水经注》记载,芍陂堤防长达一百二十里,曹魏时可灌田一万顷。由于芍陂的兴建,寿县一带成为著名的产粮区。芍陂的成功修建主要缘于
A.铁器的使用B.井田制的瓦解
C.秦国实力强大D.中央集权的建立
3 . 清代关于棉花种植的石刻文献中记载:“清明后,淘取坚实者沃以沸汤,俟其冷,和以柴灰种之。宜夹沙之土,秋后春中,频犁取细,列作沟塍。种欲深,覆土欲实:虚浅则苗出易萎。据此可知
A.古代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B.曲辕犁适应了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
C.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某些落后地区仍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
2021-02-0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河南、江苏、浙江、广西、内蒙古、吉林等地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历史记述必须考古发现佐证B.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C.我国使用牛耕技术历史悠久D.文献资料史料价值极其有限
5 . 先秦文献中,常有“粪土”和“粪”的记载。如《荀子·富国》说:“多粪肥田”;《韩非子·解老》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知道
A.轮作技术B.除草技术C.垄作技术D.施肥技术
2021-01-0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19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九章算术》及有关考古资料记载,秦汉的不同历史时期牛价分别1800钱、2500钱、3000钱、3700钱不等,有时甚至出现“牛一头,万五千”的现象,而当时的主要粮食一一粟的价格基本维持在一石20钱的水平。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B.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C.生产力有了较大的进步D.先进生产方式传播受阻
7 . 下表为吐鲁番出土的武周时期的堰别青苗簿的相关记载。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该地
耕地种类耕地亩数自耕租佃租田占耕地亩数
官田10189393%
寺观田5510.544.581%
百姓田31513017054%

A.个体农耕方式的盛行B.寺院经济的急速扩张
C.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021-07-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了
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
B.当时牛耕已经出现
C.牛耕技术已经成熟
D.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9 . 《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中的“河渠”是指
A.郑国渠B.白渠C.翻车D.都江堰.
2021-06-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A卷)
10 . 《吕氏春秋任地》中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即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就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这种耕种方法反映出
A.古代人民土地耕作的智慧B.古代人民缺乏应对旱涝的经验
C.古代中央政府积极指导农业生产D.当时铁犁牛耕技术已经普遍应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