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唐会要》中记载,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三月“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沿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由这则材料可获取的信息是(  )
A.政府重视推广灌溉技术B.政府对农户的控制严格
C.高转筒车已应用于生产D.中原农业生产歉收严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用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春秋时期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

——引自林炳文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张履祥《补农书·总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的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反映了土地经营中怎样的趋势?
(4)材料二中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3 . 材料 赵过,西汉著名农学家。汉武帝末年实行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方针,任命具有丰富农业生产知识技能的赵过为搜粟都尉,主管军事财政,负责农业技术推广。赵过总结改进西北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发明了代田法。赵过推广代田法,采取先试验然后重点示范,最后再普遍推广的方法和步骤,行之有效。代田法主要包括深耕整地、开沟作垄、垄沟互换、轮番利用等。赵过发明耦犁技术,配合代田法一道推行。

——《汉书》

记载耦犁"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赵过还发明了耧播技术。安装有三根铁耧足的耧犁,并配备可以播种的耧车。待耧播时且行且摇,作物种子从耧车斗中自下,可以“日种一顷”。这些农具的使用,有利于代田法的普及和推广,赵过推行的代田法实际上是从耕作技术到生产工具的全面革新。

——摘编自曹大为等总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过取得农学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过农学成就的影响。
2020-05-0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吉林省长春市2020届高三质量监测(三)文综历史试题
4 . 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
A.农产品价格偏低B.平均亩产量提高有限
C.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D.先进耕作方式无法推广
2020-06-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汉书》记载西汉时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多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6 . 《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中的“河渠”是指
A.郑国渠B.白渠C.翻车D.都江堰.
2021-06-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秦简《厩苑律》从考核标准、奖惩方法等方面对官牛的考课作了规定,从法律层面推广牛耕。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豹于公元前261年(长平之战前一年)说:“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赵豹认为赵国“不可与(秦国)战”是因为
A.秦国因商鞅变法奖励耕战而强盛
B.赵国在牛耕粮运和法令战力上都不及秦国
C.赵国在水利工程方面远不如秦国
D.秦国已经使用并全面推广二牛三人的耦犁
2020-06-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统一考试复习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8 . 据《耒耜经》记载,唐后期江东地区已使用犁地、碎土、去草、平田等各种农具,形成一整套农业生产技术。这说明唐代(   )
A.开始出现铁犁牛耕B.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C.精耕细作技术提高D.开始产生小农经济
2020-06-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史记•河渠书》记载:“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主持修造该渠的是(  )
A.蜀守李冰B.太守杜诗C.将军蒙恬D.水工郑国
2020-05-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周礼•大司徒》记载:“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材料反映了西周时人们农业生产已注重(  )
A.土地的兼并B.土地的分配C.土地的管理D.土地的休耕
2020-05-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