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下图是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斗牛画像砖,古人认为被牛踩踏过的庄稼幼苗更耐倒伏,可以比其他田块获得更好的收成,由此发展出了斗牛活动。据此图可知
A.民俗文化发展与社会生产紧密联系B.文人画的创作关注农本思想
C.铁犁牛耕的推广推动斗牛活动产生D.中原地区盛行崇尚娱乐之风
2 . 西汉赵过发明了代田法,其法将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表现在(  )
A.扩大了种植面积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D.革新了耕作工具
2021-10-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功能类型出土的比例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铁锸、铁犁、铁斧61%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耧铧7%河南
中耕工具铁铲、铁锄22%河南
收获工具铁镰10%河南
A.中国冶铁水平领先世界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河西走廊地区有许多魏晋十六国墓葬,墓中壁画遗存有诸多“牛耕”图像(图2,图3)。图像艺术表达方式夸张,体现了西域风格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向西北地区拓展B.中原人口大量迁往边疆地区
C.中原和西域经济交流条件成熟D.农牧互助缓解了人地间矛盾
5 . 以下是汉武帝时期的水利工程分布图(局部)。据此可知,当时
A.关中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关中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C.灌溉农业普遍得到发展D.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7 .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特别是铁犁坚固锋利、配件齐全。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家庭手工业发展B.适应了农业发展的需要
C.说明铁制农具使用广泛D.推动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2021-07-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汉代早期农书记载,“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耕作制度和选种、育种的方法已在关中地区广泛使用。这些记载可印证,中国古代农业
A.耕作工具多样B.重理论、轻技术
C.注重精耕细作D.区域发展不平衡
9 . 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诗句描写的是
A.筒车B.翻车C.曲辕犁D.水排
2021-07-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下面能反映当时社会耕作方式的是

A.牛耕砖画B.废井田开阡陌C.古代渔猎生产D.古代畜牧业生产
2021-06-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