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如图为某同学收集的史料,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水利工程对农业意义重大B.封建小农经济具有一定封闭性
C.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D.政府比较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使用大量人力物力,并不断改进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灌溉技术。这种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集体耕作C.精耕细作D.土地兼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62年出土于陕北绥德县的东汉画像石牛耕图少,被中国邮政1999年3月16日发行的《汉画像石》邮票所收录(见如图)。“牛耕图”反映出东汉时期
A.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刀耕火种的现象已经消失
C.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D.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2020·浙江·零模
名校
4 . 战国时期,魏国西门豹兴建引漳灌邺的水利工程,魏国还利用春秋时期修建的“鸿沟”将黄河和淮河连接起来;秦国李冰更是修筑了著名的都江堰,同时关中平原的郑国渠也修建成功。这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主要得益于
A.铜制农具的出现B.铁制农具的使用
C.牛耕技术的推广D.诸侯争霸的推动
2020-08-27更新 | 106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段考历史试题
5 . 战国时期,河南等地农民常采用在桑树下刨地种豆的方法,保持地力,助长桑树。这体现当时农业生产
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C.不误农时D.工具先进
6 . 某地出土有战国时期的犁、铧、镢、锄、铲.镰、斧等铁农具,且数量较多。这些农具包括起土工具、除草工具、收割工具等。由此可知,战国时期这一地区
A.农耕技术进步明显B.冶铸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C.农耕工具全国领先D.精耕细作农业已经出现
7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春耕多一遍,秋收多一石”、“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种地不下类,等于瞎胡混”。上述农谚主要反映了
A.古代农业生产要掌握节气变化B.小农经济存在脆弱性和落后性
C.传统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D.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0-07-09更新 | 10660次组卷 | 8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2020-07-08更新 | 13504次组卷 | 11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富平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汉代《氾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
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