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土分民”,促进土地私分。其他各诸侯国的变法也类似。商鞅还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荀子则从理论上论证了私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他还提倡“分田而耕”。

——摘编自冯天输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福建兴化县“田耗于秫糯(制酒原料),岁肩入城者,不知其几千万”。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浙淮者,不知其几千万亿”。福州、泉州一带适宜种植粟麦的土地变成了大片的荔枝园,“一家之有,至于万株”。两浙路的苏州太湖洞庭山,“皆以树桑扼甘柏为常产”“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在湖州的山乡,“以蚕桑为岁计……兼工机织”。绍兴二年(1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

——摘编自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劳作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农业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新现象出现的影响。
2 . 《秦律》规定,“诸马牛到所”,不能去伤害它们,伤害马牛农畜者,“耐为隶臣妾”;“杀伤马牛,与盗同法”。这说明秦朝(       
A.以法律手段保护动物B.重视马牛等肉类的生产
C.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D.以严刑峻法为治国策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基本上是倾向于家庭供养。这就产生了“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传统观念。产生这种观念的经济根源是(     
A.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C.赋税增加D.纸币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如表是关于西汉和王莽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些历史记载。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
内容出处
晁错曾说:“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汉书·食货志》
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诏日:“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汉书·宣帝纪第八》
平帝元始二年(2年),“都国大旱,坟,青州尤甚,民流亡”《汉书·纪平帝纪》
王莽时“杨、徐、青三州首乱。兵革横行,延及荆州,豪杰并兼,百里屯聚,往往借号。北夷作寇.千里无烟,无鸡鸣狗吠之声”《后汉书·志·祭祀上》

A.重农抑商成为社会共识B.“无为而治”导致了吏治败坏
C.王国叛乱威胁国家稳定D.小农经济发展具有一定阻力
2022-07-2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抚吉三市十一校2023届高三7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为江苏邳县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被《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所收录。画面上有两名渔夫,六只鱼鹰,前面一人肩扛鱼叉,手臂上有一只鱼鹰,而其中一只鱼鹰正从嘴里吐出一条鱼。该画像石(     
A.是研究汉代农业的一手史料B.体现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落后
C.反映了田庄渔业的发展状况D.说明汉代民众生活异常艰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家居图》。生动地呈现了织布、酿酒、舂米、饲鸡和车马、武器等场景。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与畜牧业开始结合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盛行
C.手工业技术居世界一流D.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状况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之一。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以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古代中国正是在平原流域等地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各种政治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图是四川博物院藏品《东汉庖厨画像砖》材料反映出,汉代蜀地

川博馆藏•东汉庖厨画像砖
A.自然经济的不断发展B.道教对丧葬影响深远
C.封建贵族的政治理想D.民众物质生活的情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大清律例》规定:“每年自四月初--至七月三十日,一切民词,除谋反、叛逆、盗贼、人命及贪赃坏法等重情,查有确据者,俱照常受理外,其--应户婚、田土等细事,一概不准受理;自八月初一以后方许听断。”这一做法旨在
A.保证司法审判程序规范B.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C.确保农户安心从事生产D.缓解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