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中国历史通论》记载,粮食亩产量“战国 79.41斤,汉武帝时期 117.11斤,1938年 115斤,1949年 130 斤”。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     
A.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势在必行B.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刻不容缓
C.小农经济得到持续发展D.迫切需要改造小农意识
2023-01-15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淮南子》记载:“牛者所以植谷者,民之命。是以王法禁杀牛,民犯禁杀之者诛。”《汉书》记载平帝元始三年,下诏移民,“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劝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这些史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A.铁犁牛耕技术的更新B.官府保护农业生产
C.家庭畜牧业的发展D.犁耕提高生产效率
3 . 从《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记载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策》记载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这一变化反映出
A.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D.均田制度遭到破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欧洲中世纪一般的收获量最低是播种量的一倍半到二倍,通常是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关于我国,从云梦秦简的材料看,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再据《氾胜之书》《齐民要术》记载,则已达几十倍至上百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中出现的情况最主要得益于
A.曲辕犁的使用B.精耕细作模式
C.水利灌溉工具D.政府重农抑商
2020-12-25更新 | 1266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新全球史》记载,大约在中国的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其实在中国已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
A.促进了井田制逐步瓦解B.标志了小农经济形成
C.推动了部分诸侯国实力大增D.反映了冶铁工艺的发展
2019-01-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浙江桐乡一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据《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江南地区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传统生产方式的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男尊女卑习俗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史称贞观四年(630)“天下大稔,流散者旨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该记载肯定有过誉之处B.经济繁荣程度超过隋朝
C.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生活D.经济发展呈上升的趋势
2017-05-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瑞安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第11周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