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农业发展情况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
公元年代前770—前221前221—220
耕地面积/万hm21533.33813.3
粮食单产(kg/hm2712.5825
粮食总产/亿kg102.7295.7
口粮总量/亿kg111.4208.8
粮食需求/亿kg123.7232.0
人口/万人32006000
人均占粮/kg320.5492.9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改编自李浩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秦汉农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角度,概括现代中国应对粮食安全的举措。
2 . 据三峡地区地方志载“包谷(玉米)送芋(马铃薯)红薯三种作物,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乾嘉后,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开始传入中国
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逐渐确立
C.中国日益卷入欧美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传播,使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敦煌出土的唐宋诗有云:“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妇即客春持,夫即客扶犁。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这反映
A.中国北方常受饥谨的威胁
B.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
C.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
D.耕织结构下农户贫困的情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晋代傅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A.趋利避害
B.扬长避短
C.量力而行
D.精耕细作
2019-04-06更新 | 7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 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019-01-30更新 | 2292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4届浙江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
A.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A.商品农业已相当发达
B.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D.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
2016-11-27更新 | 29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