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1995年发行的电话磁卡,卡上画面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天仙配》的故事发展脉络设计的。“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可谓家喻户晓。


材料二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煟《救活荒民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突出特点?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回答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水利工程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翻车
《齐民要术》农学著作
隋唐筒车、曲辕犁

A.男耕女织B.精耕细作C.一家一户D.自给自足
3 . 小农经济对我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小农经济的情形,我国一些历史文献也多有描述。如《孟子.梁惠王》说小农经济的基本模式是“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史记.商君列传》说其生产结构是“男乐其田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和这一特征相联系的是小农经济高度的自给自足性。小农经济“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门类繁多,他们也没有多少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地主阶级用以剥削广大农民的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一般将土地分割成若干小块出租给无地的农民。土地的主要生产经营者是佃农和自耕农,他们生产和生活条件极为低下,无力扩大再生产,宋代陈舜愈说:“千夫之乡,耕人之田者九百夫,耕牛、稼器无所不赁于人”。农业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就不得不利用国家机器进行维护、修复。从生产力和生产力的辩证统一关系,可以得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终极原因。

——摘编自饶夏圻《剖析我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成为公开、畅行无阻的贸易,输入的数量日益增多,使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问题日益严重,劳动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堪。

“茶的出口,1843年大致是1300多万斤,1855年,是5800万斤。十二年间增加了4倍多。丝的出口,1843年是2000包,1850年超过56000多包。十二年间增加20多倍。茶和丝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茶、丝的生产。

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市1/3,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无纱可纺。松江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商大都折本。”芜湖手工炼钢业由繁荣至衰落也是典型的例子。清时,芜湖刀剑、平底锅、剪刀……铁器远销各地,乾隆时芜湖炼钢业极盛。自洋钢入口,盛极一时的芜钢变成历史的陈迹。1845年进入中国的“丽如银行”等在上海设立分行,利用中国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特别是利用钱庄为他们推销洋货,购买土特产,通过银行和钱庄的信用关系,外国资产阶级就能顺利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中国牢固的经济体系——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产品日趋商品化,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卢炯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小农经济的特征,并分析其在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022-05-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一组反映我国唐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唐代时期,位于浙江宁波一带的越窑和位于河北邢台一带的邢窑,都是当时著名的官营瓷窑,其产品在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材料三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市”的基本发展趋势。
2022-05-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土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农民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小农户个体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④农民耕田织布出售产品生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2022-04-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清代以来,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栽种遍野。“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由此推知,清朝
A.小农经济水平日益提高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C.农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过度垦殖导致生态破坏
2022-04-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成书于公元2世纪的《四民月令》记述了东汉时期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如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等。这反映了当时
A.耕作工具明显进步B.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
C.编写农书蔚然成风D.政府对农业极为关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古代东西方的交往中,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丝绸、瓷器、茶叶是古代中国的“名片”。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B.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突破
C.手工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D.主动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2022-04-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代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
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C.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记载,唐朝建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仓廪系统。这些仓廪建造科学、分布合理,各仓场容量大、利于防火防潮。不同仓场的选址很有计划性,太仓、正仓、军仓、义仓、常平仓等根据实际需要随地设置,转运仓依据水陆运输的需要节级设置。据此可推知,唐朝的仓廪建设
A.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B.表明朝廷重视技术传承性
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D.满足了百姓对粮食的需求
2022-04-18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