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可用来研究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     
A.农业生产的多样化B.百姓的农耕定居生活
C.养蚕缫丝技术进步D.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
2 . 世界上多数的早期文明区域,不但天文历法、数学等相关学科获得了较早、较快的发展,而且大都发明了灌溉工具、修建、疏、维护水利工程也往往被当作地区发展的大事。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
A.天文历法的历史悠久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的不可或缺D.农耕文明的发展要求
2021-12-10更新 | 45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3 . 下图是汉画像石拓片,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对图片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铁犁牛耕普及全国B.集体劳作普遍盛行
C.二牛抬杠仍在应用D.耕犁技术已经成熟
2021-11-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如图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2020-12-18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运河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北宋杨威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耕获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耕获图》是我国现存描写农村耕获情况的较早画幅,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古代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南方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C.国家统一与百姓生活富足D.南方的牛耕技术仍然落后
2020-11-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目前出土的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大都分布在北方地区。根据牛耕方式可分为四类,如表。据此,关于东汉牛耕技术可以确定的历史结论是
A.北方领先B.多样发展C.政府重视D.普及全国
2020-08-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020-05-22更新 | 547次组卷 | 5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宋楼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传统农业方面,中国的个体家庭经营、精耕细作的农业,无疑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前苏联学者波梁斯基在《外国经济史(封建主义进代)》一书中折算中国主要时代第一劳动力产出粮食如下(与英国比)

11—13世纪英国239斤100%
公元前5—3世纪中国战国397斤166%
公元前2—世纪—1世纪中国西汉585斤245%
11世纪北宋具体数字不详约500%

——摘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的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靠纺织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


请回答:
(1)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离不开一些生产要素,如耕地、农具等。以“中国战国”时代为例,分析当时实行的土地制度和使用的农具的主要情况?
(2)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最基本经济形态是什么?这种经济形态有何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020-04-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宋楼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面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两张图片,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是

A.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B.提高了集体耕作效率
C.形成了封建自然经济
D.耦犁得到推广和普及
10 .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铸造铁器大约开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牛郎织女》插图


材料三   皇帝之功,勤劳本身,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史记·秦始皇本纪》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清史稿·世宗本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技术上出现的新现象及其对土地制度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实行的农业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