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晚年对征战杀伐很是后悔,于是下诏说,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掌管军粮的官职)。为促进农业发展,赵过推广的农具是(     
A.耦犁B.水排C.筒车D.曲辕犁
2024-02-2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年来,湖北西部地区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器情况如表所示。据此推论正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湖北西部地区(     
年代地点器物
春秋时期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两件铁锸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其沱遗址一件铁镭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家台遗址一批铁器,主要为农具
春秋时期湖北宜昌上磨垴遗址一批铁器,有镭、锋、刀等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秭归张家坪遗址二十余件铁器,有锸、斧、锋等
A.大土地所有制瓦解B.冶铁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
C.生产方式经历变革D.私营冶铸业获得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于使用。唐代以来,下图所示耕牛耕具逐渐被长江下游的农民所接受,该变化受益于唐代
A.唐朝大一统政权推动B.曲辕犁技术传入江南
C.耕犁技术进一步发展D.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
2022-03-2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2021-10-07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A.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B.春秋时期已出现牛耕
C.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犁D.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
6 . 下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农业现实生活。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A.曲辕犁普及于盛唐B.西北农耕技术领先全国
C.唐朝犁耕形式多样D.晚唐铁犁牛耕推广缓慢
2020-10-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汉代
记述出处
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汉书·食货志》
二牛曳引,前有一人拉着牛辔导牛,后面一人扶犁耕作。王莽“新朝”牛耕画像石
二牛驾犁,一人扶柄耕作,但无牛环牛辔和牵牛人。东汉牛耕壁画

A.普遍使用耦犁耕作B.铁制生产工具推广
C.犁耕技术不断提高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8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0-03-07更新 | 640次组卷 | 6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校本复习历史综合练习
9 .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
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10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迅速推广
2019-08-09更新 | 20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