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就明确论述:“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他在《资本论》第1卷中又明确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 . 下面是一幅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斗牛画像砖的拓片。除斗牛之外,还有投壶、搏击、拳术、田猎、射鸟等数十种和体育有关的画像。据此可知汉代
A.文人画创作蕴含农本观B.铁犁牛耕活动开始出现
C.体育锻炼成为时代主流D.民俗活动关注强身健体
2022-01-07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境内多有荒草杂木之地,到战国中期有的已是“无长木”“无雉兔鲋鱼”的农业生产区。这一变化表明
A.铁犁牛耕得到普及B.人居环境已急剧恶化
C.土地兼并日益加剧D.生产力水平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记载,唐开元十三年官府养牛五万头,民间养牛更是不计其数,一般百姓几乎达到一户一头牛的标准,还产生了养牛大户,有的养牛大户饲养100多头牛。这一现象
A.导致了铁犁牛耕出现B.顺应了经济恢复的需要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D.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
2021-10-21更新 | 20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5 . 如表是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宋辽金元清(19世纪时)
全国耕地面积(亿亩)6.47.210.5
粮食亩产量(斤)154140—343155—337
粮食总产量(亿斤)889.821749.452340.97
社会粮食总需求量(亿斤)696.01113.62456.0
全国人口数(万人)90001200030000
人均粮食占有量(斤)988.71457.9780.0

A.粮食供给基本能满足社会需求B.农业生产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
C.农业生产依赖于经济作物种植D.农民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2021-10-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农具类别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
农具种类铁犁、铁锸、铁钁、铁斧耧铧铁铲、铁锄铁镰
所占比例61%7%22%10%
A.铁农具普及到全国B.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形成
C.农业生产科技落后D.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7 . 据出土发现,战国早期的铁制农具数量较少,器类较简单,多小型器件;战国中晚期的铁农具数量骤增,器类多,形制更加适应农作的要求。这一发现可说明,战国时
A.铁制农具开始使用B.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C.农业生产不断发展D.铁器主要应用于农业
2021-10-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8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西汉赵过“始教民牛耕”。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下列史实可用于质疑该观点的是
A.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存中发现了家养黄牛的骨骼
B.《尚书·酒诰》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C.春秋时期出现若干与牛耕相关的人名,如“冉耕,字伯牛”
D.“牛郎织女”的神话可能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它以劳动集约为主……(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体措施是把充分用地和积极养地紧密相结合。即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有条件的地方)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的用地体系的实现。

材料二   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办法是扩大耕地。为此,中国古代开展了“向山争地”“向水夺田”的斗争……战国时期,对丘陵、平地、低洼地三种类型的土地已有所利用。到汉代,种植业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沼泽地已基本上垦辟治理为农田。汉以后,北方人口不断向南方迁移,加上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使南方地区农田的垦辟扩大也出现了新形势。                  

——材料一、二摘编自《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2)简述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10 .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争之世,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铁农具广泛使用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诸侯争霸战争D.“初税亩”的出现与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