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据此可知
A.曲辕犁逐渐传到河西走廊B.政治动荡导致丝绸之路完全阻塞
C.西北地区以农耕经济为主D.生产力的进步推动民族交流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水平的生产力。下图的农业生产工具开始出现于
A.秦代B.汉代C.唐代D.清代
3 . 战国秦汉铁器制造渐成大业,是获利丰厚的行业之一同样获利丰厚的还有一些经营畜牧业的大商家。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是
A.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流
B.手工业发展推动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政策尚未执行
D.耕作方法出现革命性变化
4 . 《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B.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
2020-11-16更新 | 191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5月)段考历史试题
5 . 《盐铁论》记载:“汉初未伐胡、越之时,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行则服轭(驾车时套在性口路子上的曲木),止则就犁。”据此可知,汉初
A.社会经济走向凋敝B.犁耕技术得到普及
C.耕牛数量急剧减少D.畜力农业得到发展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00年来中国温度波动趋势图

——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整理


在图中的古代史阶段,任选一个时期,建立材料信息与这一时期某-领域的关联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关联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记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记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生产技术传入B.政府推行重农政策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大批水利工程兴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铁犁牛耕所取代是在
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西汉
2020-04-20更新 | 160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艺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用铁搭耕地非常流行,这是一种由人力操作的耕垦农具。当时的诗文中也有“一人推犁行踯躅,二人挽犁身觳觫”的说法。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农耕经济发展遭遇瓶颈B.精耕细作技术已经衰落
C.自然经济封闭性很突出D.荒地开垦不利技术进步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