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
A.出现了曲辕犁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C.开始刀耕火种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2022-03-03更新 | 56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大型动物之一,下表为古代中国有关牛的部分记述,据此,可以推知
记述出处
凡祭……天子以栖牛(色纯的全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经简单挑选的牛),士以羊、豕《周礼·曲礼》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谆(chun,大牛)《诗经·小雅·无羊》
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淮南子·说山》
官私马牛,为用处重,牛为耕稼之……故杀者徒—年半《唐律疏议》

A.牛是度量社会财富的主要依据B.牛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C.耕牛的私人所有权受严格限制D.牛的重要性随农业发展而提高
2021-03-17更新 | 530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新桥中学2022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经济领域
●铁犁牛耕
●商品经济
●蒸汽机
●电
政治领域
●动荡与变革
●内阁、军机处
●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
思想文化领域
●“仁”“法制”
●《红楼梦》
●自由、法制
●马克思主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先从三列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结合史实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20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大埔县虎山中学、梅县区高级中学、丰顺县东海中学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反映了当时
秦汉时期出土的四种铁农具比例统计
类别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
比例61%7%22%10%
A.小农经济形成B.铁器广泛应用
C.注重精耕细作D.社会分工明确
5 . 下图为河南南阳市邢营汉代画像石墓出土的“耕耘乐舞百戏图”。图的下层右端为耕耘图:右部为一农妇,梳髻,着长襦,左肩掮锄,柄端系一壶罐,锄部挂一篮状物,似在担浆送食。其前为庄稼地,长满禾苗,田间一农夫,头戴尖顶冠,裸露上身,正努力耕耘。据此可知,当时
A.农耕技术向中原地区扩展B.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形成
C.土地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D.生产中呈现小农经济模式
2022-01-10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2020-11-01更新 | 599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7 . 到战国末期,来源于土地开垦的新县数量远远高于被吞并小国变成的县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  )
A.铁犁牛耕B.商鞅变法C.兼并战争D.奖励垦荒
2020-09-03更新 | 547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河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甘肃武威磨咀子48号汉墓出土了西汉木牛犁模型,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出土有巨型犁铧,居延(在今内蒙古)出土汉简中有“田卒”、“治渠卒”诸称谓。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铁犁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北方农业技术居领先地位
C.精耕细作农业的影响扩大D.政府重视西北的经济开发
2021-11-04更新 | 32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年来,湖北西部地区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器情况如表所示。据此推论正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湖北西部地区(     
年代地点器物
春秋时期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两件铁锸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其沱遗址一件铁镭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家台遗址一批铁器,主要为农具
春秋时期湖北宜昌上磨垴遗址一批铁器,有镭、锋、刀等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秭归张家坪遗址二十余件铁器,有锸、斧、锋等
A.大土地所有制瓦解B.冶铁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
C.生产方式经历变革D.私营冶铸业获得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2019-02-14更新 | 796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