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间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东汉田庄农林牧副渔多业并兴,并设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以农业生产为主,综合经营,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需求。这说明(     
A.田庄具有自然经济特征B.超经济剥削催生田庄经济
C.商品经济发展日趋成熟D.手工业生产决定经济形态
2 . 东汉时期成书的《四民月令》记载了当时大地主田庄内的一年事务安排,田庄中一年四季都有农副产品的买卖,如“籴”“粜”(即粮食买卖),三月可买布,八月买“韦履”以备御寒,十一月买“白犬”用于祭祀等,田庄内部还有酿酒、冶铁甚至兵器制造等手工业生产。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松动B.商人地位逐渐提高
C.地方割据势力壮大D.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记载:“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据此推知,最有可能的结论是
A.纺织技术高超B.逐利意识增强
C.包办婚姻盛行D.技艺容易失传
4 . 明代中期太仓州所属嘉定县外冈镇,“土瘠则秋收必薄,故躬耕之家,无论丰稔,必资纺织以供衣食……每夜静,机杼之声,达于户外”如此,城中居民亦然。这反映出
A.江南商业发展小农经济的衰退B.城乡商业发展农村市镇的兴起
C.商业发展家庭区域性分工明显D.家庭手工业品顺应市场的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说明
A.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
B.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
C.蚕棉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
D.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无人身自由
C.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D.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2019-05-09更新 | 592次组卷 | 40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B.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C.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2019-04-16更新 | 357次组卷 | 42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材料说明明朝
A.私营手工业规模已超过官营手工业
B.纺织原料呈现出多样化
C.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2019-01-30更新 | 2608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宁夏区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10 . 《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
A.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
B.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C.说明手工商业在家族之间传承
D.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
2018-09-27更新 | 507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