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青瓷到白瓷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北朝那富的青瓷造型皎单一,装饰也简单。在烧制青壳过程中,制瓷工区将含钛量低的釉料用在白色胎体上,制造山白瓷釉,白瓷底运而生。但这种壳器呈现出白中闪青绿的颜色,被学术界称为平期白壳、原始白瓷。那窑白壳打破了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白流生产的先河,为北方向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隋代高档细白竞的发现,是那窑考古调查的重大收获,它的出现标志着那窑制造技术的成熟。庶代那客以烧铜白瓷为主,细白瓷胎体活白无瑕,而且易种造型半富多彩,餐具、茶具、酒具、文具无所不有。唐代那客白瓷不仅进贡皇室,而且许多文人将饮酒品茶使用邢瓷视为雅。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玩、城溪禁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摘编自冯石岗、董成志《河北陶瓷业兴衰史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那客主要进行古箭仿制品的生产,其中的仿唐那客白釉刻花梅瓶和仿唐邪客白釉穿带壶等与古壳难分伯仲。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曾进行过邪壳产品的市场化之路的尝试,但由于资金技术的相对缺乏,最终归于失败。后来在那客的文化产业之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资金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多数依赖财政拨救,那富(周壳文化)也是如此。再加上当今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态度冷淡,那窑遗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人才匮乏、传承困难的问题。

——摘编自邮雄飞《邢富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朝至隋唐邢窑白瓷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邢窑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难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邢窑的古今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2022-12-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下是李华同学为探究宋代制瓷业发展而摘录的史料。


材料二   明代景德镇的民窑发展很快,产量巨大,有官窑不如民窑之势,甚至出现民窑为皇宫烧造定制瓷器的“官搭民烧”现象。“民间青窑,制作阔大,每座容烧小器千余件”,这些瓷器除极少数是官搭民烧外,绝大多数是作为商品在市场销售。景德镇中等或大窑户资本相当可观,他们增加帮工和学徒进行较细的分工,仅制坯坯房就有陶泥、旋坯、合釉、抬坯、拉坯、上釉等十多道工序。景德镇因此容纳了大量从附近农村游离出来的人口,“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景德镇制瓷业高度繁荣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产业发展的启示。
2020-06-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