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学者在研究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时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由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明清时期
一、缺乏进行工业革命所必须的煤炭、铁等原材料
二、进口商品大多与民生无关
三、封建政府未给予足够重视,认为能够自给自足,对海外贸易依赖性较小
A.新的经济因素艰难发展的原因B.对外贸易入超的原因
C.科学技术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D.海禁政策出台的原因
2 . 清代乾隆年间,在广东的制糖业中,商人往往预先向蔗农发放糖本,冬天则收取糖利;在江西赣州苎麻产区,福建商人于春天发放苎钱,到夏季收获时将苎麻运走;在盛产棉布的锡,一些商人开设棉花庄,专门以棉花向小生产者换取棉布。由此可见当时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3 . 明朝时期,浙江山区的寮主(承租山地者)专门经营蓝靛(染料作物),寮主向山主(山地出租者)租山经营蓝旋,按约定向地主或山主交纳地租。寮主为了牟取利润,雇佣贫民(又称民)种植蓝靛,剥削贫民剩余劳动价值。这一经济现象表明当时
A.商人与农民经济纠纷增加B.城镇经济繁荣发展
C.社会阶层问流动趋于停滞D.资本主义萌芽显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021-04-01更新 | 415次组卷 | 138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段测(4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B.农业发展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2021-03-18更新 | 66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
7 .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入侵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闭关锁国”政策
2020-08-10更新 | 10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的现象。这表明
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生产分工更加细密D.新型经营方式已出现
2020-05-01更新 | 246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遂宁市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甲部)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历史研究者认为,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2020-05-01更新 | 374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10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0-03-07更新 | 640次组卷 | 6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