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2021-06-08更新 | 13725次组卷 | 10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阶段调研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2022-09-08更新 | 4650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2019-06-09更新 | 5464次组卷 | 69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2019-06-10更新 | 6008次组卷 | 7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018-06-10更新 | 7047次组卷 | 9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8月)考试历史试卷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史籍中有关汉代经济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记述出处
鲁人曹邴氏,“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齐刁间“逐渔盐商贾之利”“连车骑,交相守”“起富数千万”《史记·货殖列传》
“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汉书·伍被传》
“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三辅黄图》
A.商业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B.商品经济取得一定发展
C.交通便利推动了商业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繁荣
7 . 下图是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分布示意图。另据考古资料发现,当时多地存在大量仿铸异地货币的现象。这反映出
A.铸币技艺得到发展B.商品流通相互隔绝
C.国家统一动力增强D.经济水平区域有别
2022-03-22更新 | 1257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时期,苏州太湖畔洞庭山已经有种橘的专业户,当地流传“左贩洞庭橘,右招,彭蠡鱼”的俗语。汴京城郊的一名菜农,仅凭种菜的技术就养活了全家三十余日,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传统粮食生产渐趋衰落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生产区域分工开始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2019-12-27更新 | 1309次组卷 | 8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