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自汉唐至两宋,单一农业经济逐步转型为农业和工商业并重的经济结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初,北方作物的大规模南移和占城稻的引进推广,在耕作制度上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在同一块地上不同作物可以接续栽种,不少茶农。桑农、果农等不再是为自身的直接消费而生产,而是把产品投入市场,转换成货币,再购入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需品。

——摘编自张其凡《中国大通史》

材料二   战国秦汉以来,投入流通的大宗商品以套侈品和土特产为主,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和豪富集团,除盐、铁等少数特种商品外,基本与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联。两宋市场上的商品分为三个大类,一是金银细工,乳香犀玉等高档套侈品,二是农具、手工业用具等生产资料,三是日用瓷器、布帛和城郭镇市居民的粮食、茶盐等生活必常品,其中第三类所占比重最大。

——摘编自张其凡《中国大通史》

材料三   城市格局和城郭限制的打破,深刻地揭示了宋代都市商业的发展。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中,城市较前代集中了更多的人口,尤以大城市为甚。

——漆侠《宋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农业发展的新气象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代商业中商品构成和服务对象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时期城市商业兴盛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2019-12-27更新 | 1309次组卷 | 86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凤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白银货币化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出现,首先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的国家与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它的奠定,是转型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的产物,即中国与全球互动关系的产物。由于中国自身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进行极大地扩展。明朝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为全球新时代的出现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


阅读材料,围绕““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9-01-30更新 | 1379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远一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清中后期,江南大量农户成为工商业者,普通人家因经营有方而成为巨富的,不乏其人。当时,出身书香门第而弃学从商者也非罕见。工商之家身为商贾也多好儒学,竭力培养子弟攻读诗书,博取功名,求得一官半职。这些现象表明江南社会
A.传统贱商观念消除B.社会阶层流动活跃
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民众贫富差距扩大
6 . 有感于明清鼎革之际汉族知识分子的尴尬境地,归庄在《传砚斋记》中劝诫严舜工时讲道:“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工商皆本的思想成为主流B.士农工商秩序被打破
C.儒家义利观发生根本变化D.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2022-02-0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朝时期,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间人作保并签名盖章的契约,称为“白契”。其内容包括交易的性质、产业的数量和面积、坐落地点、价格、交易条件等。向官府交税后,经过官府盖章、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称为“红契”。由此可知
A.明朝开始出现商业契约B.政府通过加重税收等限制土地房屋交易
C.契约订立注重程序规范D.“白契”、“红契”的出现推动土地兼并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康熙六十~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这表明清代
A.彻底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对外贸易注重服务于国内民生需要
C.积极发展中外民间贸易
D.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强烈冲击
2019-06-04更新 | 474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科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时,在政府许可下,由成都6家富户共同印造的“交子”铁钱在市场流通。后来还发行了会子,会子有三种:通行于东南各路的东南会子通行于两淮的淮交、在湖北通行后扩至京西和广南的直便会子。交子、会子的发行
A.取代了原有货币
B.规范了商业行为
C.推动了商业发展
D.增加了政府收入
10 . 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北宋时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这表明该纸币
A.在商品交易中注重了“防伪"功能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当时主要货币D.起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力推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