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022-06-09更新 | 12852次组卷 | 7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019-01-30更新 | 5785次组卷 | 68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2019-01-30更新 | 3860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5届广东佛山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2019-01-30更新 | 2982次组卷 | 58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4年,在大连凤鸣岛陡峭的半山坡上发现了战国时期的货币窖藏,货币不分类别混杂放置,有刀币、布币、圆钱三种,总计2415枚。考古发现,藏币者没有深挖窖坑,只是将货币放入砾石中,盖上一大石板,再用砾石堆砌周围。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
A.秦国与楚国战争频仍B.尊富崇利蔚然成风
C.区域间经济联系密切D.货币兑换状况混乱
2021-04-26更新 | 930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按照宋代的贸易政策,外国商船到达中国港口之后必须向市舶司报告,市舶司对其货物收取1/10的进口税。除此之外,市舶司还负有核发进出口贸易公文、引导外国船舶来华朝贡与通商的职责。这(     
A.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B.引发了西方殖民侵略
C.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适应了贸易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武帝时期为商业借贷制定利率上限,禁止高利贷盘剥。汉成帝永始三年颁布"还息与贷者必不可许"的诏书,免除已发生债务的利息。这说明政府
A.强化对经济的管控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禁止商业借贷活动D.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2022-04-28更新 | 758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北博德翰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已经出现夜市。当时,夜市数量屈指可数,呈点状分布于西北、西南边境等地区。交易类型为商贸性夜市,有集市贸易和关市贸易,或以物易物,或货币交易。交易主体主要为本地居民、各地商人及匈奴等周边少数民族部落。

——摘编自倪根金《汉代夜市考补》

材料二   1984年,广州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主要由个体户提供各类商品、服务。当时有人说:“今天欧美或日本的时装界推出什么新款时装,两天后香港的时装界就会生产出了一模一样的成品,一个星期后,广州的灯光夜市上就可以见到这些衣服的影子了。”此后,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开办灯光夜市的热潮,如南京三牌楼夜市、上海彭浦夜市、厦门定安夜市等。

——摘编自王政淇等《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夜间经济?》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夜市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城市夜市热潮兴起的意义。
2022-02-25更新 | 370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020-04-01更新 | 1245次组卷 | 6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2019-01-30更新 | 1866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