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垦辟,较易开垦的荒地已经开垦耕种,乾隆时期鼓励农民进一步开垦边省和内地的山头地角及河滨溪畔。高产作物,特别是甘薯和玉米的普遍种植和推广,以致成为我国南北方广大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康熙帝时任命新辅主持河务,历时六年,使黄河、淮河尽复故道,水患顿消。由于兴修了农田水利,并且采取了精耕细作,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清代前期棉花、烟草、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这不仅丰富了人民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十八世纪是内地农村定期集市发展的起点,也是南北海运(重新)繁荣的起点。城市的商人行会的增多和信贷组织(最初的钱庄和山西的票号)的出现,表明贸易的性质和范围都有了改变。这种私营贸易的增长也表明了商人在政府控制的盐务税之外正在积累和投放资本,要知道盐业是那时商人集中投资的目标。欧洲市场对中国的茶、丝和瓷器的需求又进一步刺激了国内贸易的商业化。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朝前中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中期商业繁荣发展的表现,并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初,蒲松龄创作了《聊斋志异》,其通过大量篇幅描写的鬼、狐化人与人恋爱的离奇故事,反映出当时青年男女对婚姻自主的要求。这反映了
A.社会道德观念彻底崩塌B.清朝政府文化政策宽松
C.士人对传统礼教的反叛D.儒学的正统地位被动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战国以前的中国城市只是政权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至汉朝已有许多商业名都,如长安、邯郸、荥阳、洛阳、临淄等,在这些名都之外,汉朝还有1500多个大小不一.的城镇,这些城镇与名都一样都有供商业贸易的“市”。这一现象说明
A.汉朝商业有了较大发展B.古代城市大多为政治中心
C.汉朝开始出现商业名都D.古代经济结构已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初货币为钱、钞共用,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洪武后期,在一些地方,民间已开始私用金银交易:正统九年(1444年),明英宗不得不“驰用银之令”,官商军民等皆用银。据此可推知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国家政策B.赋役征银致使白银广泛流通
C.政府的货币政策具有原则性D.民间交易使白银流通法定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可以说是一个白银的时代,白银的大规模使用是该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明代官方史籍有关典章制度的记录中,丝毫没有关于白银的记载。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A.明代史籍的记载有重大缺失B.白银并不是明朝的法定货币
C.明朝强化对经济控制的结果D.白银大量使用危害明朝统治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1.正店是指曲酒专卖权的酒店,拥有造酒作坊,是专门接待京城中上层社会人士的饮食业场所。2.图中的圆形皆为商业网点。

——摘编自朱金、朱晓峰《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特征研究-基于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


从图3中提取关于宋代商业的一个信息,得出结论,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结论正确,说明需史论结合。)
2021-11-18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明清时期,川陕楚交界的定远、洋县等地区,玉米杂粮被称为“正庄稼”,农民用以养猪,“猪至集市,盈千累万好船运至襄阳汉口售之,亦山中一大贸易。”这反映了当时
A.玉米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农村生活D.农业经营方式已开始多样化
2021-10-22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学者余英时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替,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成为社会普遍的新现象,一方面贾人多从士人中来,另一方面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时期的这种现象表明
A.传统四民界限逐渐松动B.评价士人的标准多样化
C.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D.传统社会结构发生剧变
2021-09-25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支持B.地区经济的差异C.交通条件的改善D.税收制度的调整
10 . 下表展示了唐朝政府禁止官吏经商的部分规定。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唐高祖诏令“士农工商,四人各业,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
唐太宗诏令“五品以上,不得入市”;“禁五品以上过市”
唐玄宗诏令“禁九品以上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
《唐律·职制律》官吏买卖获利一匹处以鞭打五十下的刑罚,每多一匹加一等刑

A.重农抑商政策强化B.营商环境相对宽松
C.士商阶层相融合流D.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2021-09-14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