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宋代社会,儒生与商贾之间,可能颇有分流,前者以内圣外王自我期许,志在经国济世,尤其理学家们不屑言利。明代中叶以后,风气颇为不同,江南士大夫如有余力,也会投资商业活动。”明朝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商业有较大发展B.心学成为主流思想
C.科举考试形式灵活D.不再实行重农抑商
2 . 两宋时期,市民消费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消费,其中“花鸟山水,歌舞书画,钟竹文墨”成为时尚。这一消费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榷场贸易的推动B.坊市制度的突破
C.重农抑商的废弃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不仅以粗犷自发的娱乐、诙谐滑稽的表演、亲呢粗野的调笑、开怀尽兴的消受,使人们实现了往日难以实现的自我表现。而且这种种的肆无顾忌的行为,在文化上完全展示了一个非官方、摆脱政治禁锢的另一个世界,或社会生活的另一个方面。这反映出当时(     
A.官方意识形态弱化B.门第观念的淡化
C.个人主体意识觉醒D.市民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所示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重农抑商有所松弛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2022-11-27更新 | 1126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明清市镇的形成往往是在离县城较远、数县交集的“两不管”地带率先出现;离县城较远,路途为河湖港汊分割,村落细碎成网,小市镇数量反而多起来。这表明(     
A.市镇已经摆脱了官府的控制B.县域内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
C.市镇出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D.交通不便导致市镇布局分散
2022-11-21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为明代小说《金瓶梅》前100回中白银花费的初步统计。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类别项 目花费

经营业务
做生意22笔,约12万两
高利贷7笔,约3600两
典当2笔,约60两

家庭生活
买卖房屋9笔,约5500两
婚丧29笔,约5600两
日用开支等96笔,约550两

社会交往
送礼贿赂41笔,约6800两
做善事4笔,约600两
赏赐酬劳137笔,约700两
A.商人群体的道德沦丧B.商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D.民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7 . 宋代以前,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没有单独列为户籍,城乡人口的划分在户籍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宋代,“坊郭户”(城市民户)作为法定户名出现,政府将其单独列籍定等,不仅包括居住在州府城、县城和镇、市的人户,也包括居住在州县城外新的城市居民区草市的人户。这一转变从侧面说明宋代(     
A.城乡经济的差距日益扩大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重视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D.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中国古代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万贯)。图中某一时期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是由于(     
A.实物交换逐渐兴起B.新型货币流通市场
C.外国白银大量流入D.国家赋役统一征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园林日渐兴盛,但其功能发生较大变化,其始为士大夫雅集胜会之所,而渐为商品化之市集。这一时期,松江园林由“雅集”到“市集”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A.社会转型趋势加速B.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