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代)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又曰旗亭楼。”汉代“市井”图砖显示,汉代集市四周有围墙,东、西、南三方设门,每门三开。这反映出汉代(     
A.城市集市较为开放B.注重城市集市规划
C.重农抑商政策废弛D.市场经营管理规范
2023-03-03更新 | 1144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代画像砖的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画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桑园、放牧等,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神话故事如西王母、月宫等,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的等。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砖
A.反映出世界一流的艺术创作技术
B.通过艺术形式形象记录了社会状况
C.以满足统治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D.可以用来研究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
2022-05-26更新 | 628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488年的吴江县志记载风土人情时提到,商人离家百里,家人就会愁眉苦脸;在外地经商又多年不归,会被视为无信。而1548年新编县志却未载此类说法。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政府好恶决定史书编修B.重农抑商政策调整
C.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D.宗法社会日益解体
2022-05-13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反映唐代
A.中外经济贸易繁荣B.货币体系多元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朝贡贸易发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人喜欢牡丹花,尽管《陈州牡丹记》载“园户植化如种黍粟,动以顷计”,仍供不应求,于是买家便在秋天预先付款,至来年春天拿到所买之花。由此可知,当时
A.区域间长途贸易较发达B.宋代商品经济活跃
C.封建等级秩序受到冲击D.社会攀比之风兴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
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
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2019-12-04更新 | 1073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宋代的“城市革命”,是中国城市从封建的农业经济泥沼中挣扎出来的第一步。这时,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复杂局面,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新因素,也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施亮《北宋的“城市革命”》

材料三: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2019-01-30更新 | 3253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书记载,在明代“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家,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据材料可见,在明代
A.开始出现了婚姻自由的现象
B.举办婚事盛行大肆铺张之风
C.婚嫁择偶十分讲究门当户对
D.传统婚姻观受商品经济冲击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并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材料三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农业),而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耕田之利十倍,珠王之利(商业)百倍”……周国人(东周)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国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与了秦国政权的争夺。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禁百官置邸贩鬻。

——《新唐书·德宗记》

材料四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

请回答:

(3)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汉高祖对商人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三中,唐德宗为什么要禁止百官经商?对唐朝经济繁荣有什么影响?

(5)材料四中所说的“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有哪些具体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7-04-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