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唐朝诗人李敬方在《汴河直进船》诗中写道:“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该诗从侧面可以印证
A.唐政府对东南百姓疯狂盘剥B.东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C.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十分严重D.诗人辩证地看待运河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很多民间社团。“文有文社,诗有诗社”,不但读书人要立社,士女们也要结起诗酒文社。社团成员赋诗作文后,一般会把作品集收集并选编刻印。如复社的《国表集》,几社的《几社会议集》。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地
A.儒学社会化的趋势明显
B.女性的地位迅速提升
C.学术文化水平显著提尚
D.崇尚文雅的社会氛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乡村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A.“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优场炬火红”
D.“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4 . 唐诗《夜看扬州市》中写道“夜市下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以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该诗反映出唐代
A.夜市丰富了民众生活
B.坊市界限已经被打破
C.政府对市的管理松弛
D.扬州是全国商业中心
2019-03-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安徽省示范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现象反映出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价值观
B.手工业劳动力出现全国性流动
C.江南的丝织业技术突飞猛进
D.水乡集市营业突破了时空限制
2019-08-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2019-01-30更新 | 1871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进取精神无论是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都在唐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展。以下对唐朝物质文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出现可控制耕土深浅和便于收获的曲辕犁
B.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C.杜甫诗“君家白碗胜霜雪”赞美了邢窑的白瓷
D.草市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8 . 中唐诗人王建有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晓彻闻。”晚唐薛逢也写有“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泊香满怀”的诗句。这些诗句说明当时唐朝 (  )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南方的都市很繁华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已经出现夜市生活
2018-09-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2019-01-30更新 | 309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8-05-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四月份月考卷 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