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江南纺织业商品化程度极高,当地女性大量投身丝织业。不少江南女性有较高的手艺,能把历代绘画名家的花鸟作品变成丝织品上的图案,这些作品具有幽静、含蓄、淡雅的风格。这类作品深受市场欢迎,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士大夫阶层的价值追求D.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2020-08-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3世纪初驻扎四川的军队发行的价值为500文的“利民钞”(内容为;大宋嘉定元年,利州行使制钱伍佰文,利州军粮总管府发)。下列选项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A.它是宋代最早使用纸币的最好证明B.这说明宋代军队拥有较大的财政权
C.宋代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D.它是具有一定支付功能的纸质票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朝初年,政府禁止使用白银,并通过发放官俸和赏赐官军等方式强行推行纸币;但到明代中后期,白银却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纸币逐渐停止使用。这一现象说明明初
A.货币秩序违背规律B.商业发展趋于停滞
C.区域经济差异明显D.白银不具货币价值
2020-07-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二   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经济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出现的近代经济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因素没有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和由此引发的政治变革。
5 . 唐代张鷟在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中记载:“(唐河北)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资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这说明
A.《朝野佥载》具有一定的证史价值B.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抢劫胡商产品
C.唐代私营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地方政府重视与少数民族的商业交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史载,很多晋商在国家危难之时,常常直接参与国家的军事行动,保家卫国,而且在创业经商积累一定财富之后也都会乐施好善,如购药治病、架桥修路、接济孤寡、扶持穷苦等。这种现象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下的被动选择B.重义轻利指导商业经营过程
C.传统价值观之下的家国情怀D.财富增长导致个人素养提升
2020-01-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宋代《困学纪闻》全方位保存了宋代社会生活场景,既有对社会重大事件的记录,也有对微观生活的叙述,在文化史、社会史、学术史、科技史等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下列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有可能被记载其中的是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班学生开展“历史变革与社会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课题一:从封帮建国到郡县制

西周时期分封了许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与国王的关系有如下特点:第一,周王无权干涉诸侯过内政,诸侯国内设官分职、组建军队、采用何种方式治民,都由诸侯自行决定。第二,周王无权干涉诸侯国君的废立。第三,赋税收入均归诸侯国,周王不能享用,周王的一切财政收入均来源于望畿(周王直接管辖区)。诸侯国虽然要向周王纳贡,但仅为各地土特产,数量极为有限。纳贡不是赋税,反映不出国家的主权关系。(依据田昌五等著《周秦社会结构研究》)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不同。
探究课题二:自然经济削弱和商品经济发展

中唐以前,中国的长途贩运主要以奢侈品和土特产为主,这些产品价值高而体小量轻,容易获取高额利润,总体上是服务于社会上层,除盐、铁等特种商品外,与乡村百姓的生活没有直接关联。而宋代投入市场的商品,在品种上较前代大大丰富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金银细工、乳香犀牛之类的高档奢侈品,其消费对象仍以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为主;二是农具、手工业工具以及船只耕牛之类的生产资料;三是日用瓷器、布帛和镇市城郭居民的粮食、茶盐等生活必需品。宋代商业规模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主要表现在后二类商品急剧进入市场,起比重不断上升,并与城乡的生产与生活发生了日益广泛的联系。(引自包伟民等著《宋朝简史》)


(2)依据材料分析,与前代相比,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转型时期,以白银货币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的变迁是这一时期结构变化的重要反映。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者,银钱兼使;一钱一下止许用钱。“这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禁令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贸易网络开始建立,白银成为世界货币。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因此,白银货币化除了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之外,还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交流。总之,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因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摘编自伊伊《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2019-10-08更新 | 538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