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徽州商人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数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徽商的商业成绩与他自身坚持的义利观念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徽商在坚持中国传统重义的大环境下,合理地注入利的成分因素。徽商的义利观促进了商业活动中诚信观念的形成,对商业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他毕竟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根植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土壤中,商品经济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所以他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在徽商经营商业获利之后,也都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信条,把获得的钱财,用于购置土地或者买官。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近代早期(1500—1750年),海道大通打破了地区间闭塞和隔绝的状态,给商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英国抓住机遇,实施重商主义政策,迈入了“商业资本主义”的时代。商人建立贸易公司,探寻新的贸易路线,积极从事海外贸易等活动,使英国的各条商路大开,英国的贸易触角深入世界各地。随着商业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财富迅速增加,促进了商人资本的积累,商人将商业资本投向农业和工业。英国商人在城市政权中几乎是一统天下,控制伦敦政权的主要是伦敦12大同业公会的成员及各贸易公司的主要人物。商人在议会中的总人数在15%一17%之间。商人在议会中人数增加,就有优势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并通过种种措施促使议会通过有利于本阶级的议案。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徽商的价值观,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指出,与明清时期中国相比,英国近代商人群体崛起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国际贸易逆差,通货纯流出。

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只卖不买”,至少是“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最初是日本银,后来受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时“富国(相对于交往对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对照,所谓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

材料二   1978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为97.5亿美元,进口额为108.9亿美元,占世界同期货物贸易的比重不足1%,排名世界第32位。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21万亿美元,进口额为1.9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597.5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明显上升,……据2012年的外资企业联合年检,占中国企业总数量3%左右的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到全国工业产值的25%,创造的税收占到全国税收的20%。另一方面,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领域涵盖了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工程、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医疗卫生和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大项目不断增加,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以高铁、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在全球布局。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的新特点及其成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坛数百年,除了是自身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结果外,主要归功于在商业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优秀的商业伦理观。徽商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贾而好儒”,力求用儒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做到“利缘义取”诚实经商,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在商坛中有着良好的信誉。这才是立商之本,徽商认为只有走儒商的道路,才不会沦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奸商……注重良商善贾形象的塑造,愿意为社会做慈善事业,树立起良好信誉。经商致富的商帮并不少,而像徽商那样重视教育,大力资助教育,有“富而教不可缓也,徒积资财何益乎”思想的商帮并不多。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商业伦理观主要包括了自由竞争和契约精神,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宣传个人自由、个人尊严、个人平等,资本主义商业发展要求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平等交换的契约型的社会关系取代封建等级制的身份制社会关系。自由竞争是契约关系的本质属性。在商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社会集体的形成,是通过契约、交换和商品买卖取得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渐打破了自然经济中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和宗法等级观念,增强了人们的独立、自主、民主的意识,造就了在多种不同的才能和活动基础上的丰富的社会关系。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韩媛媛《徽商的商业伦理观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徽商商业伦理观的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商业伦理观产生的原因,并谈谈关注商业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

材料二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三(王三巧被休后要自缢,她母亲这样开导她):“你好短见,二十多岁的人,一朵花还没有开足,怎做这下梢的事?莫说你丈夫还有回心转意的日子,你真休了,恁般容貌怕没人要你?少不得别选良缘,图个下世受用。你且放心过日子去,休得愁闷。”

——明末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以后中国历史发展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
(3)据材料三,从形式和内容方面概括指出明末白话文学的特点,并据所学知识简析产生这些特点的时代背景。
2018-01-23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15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较春秋时期有较大的进步,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都市商业贸易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商人为使自己的商品畅销,除了注重产品质量外,还看中了对产品的宣传。口头广告和实物广告就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广告形式。早期的商业广告,还学会了利用名人效应等手段,这使得广告能够在整个交易时间内起着招引客人的作用。

——整理自《中国古代广告历史概述》

材料二 中国古代广告文化反映了古代的商业习俗,记录了古代商业文化演进的轨迹^随着市场竞争的出现,广告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大小经营者都注意广告中宣传商品和服务的特点,利用具有吉祥、发达、亲近等含义的字号和书法上乘、做工讲究的牌匾吸引人们的目光。不仅增加了号召力,而且为它们注入文化内涵,使之具有了较多的文化传播意义,从而使古代广告传播跃上一个新的层面,成为传达商业文化的载体。

——摘编自李燕《中国古代广告浅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早期广告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同广告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广告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自宣德以后,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内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戚、官僚地主通过赐田、投献、圈占等手段,侵占小农土地;苛重的赋役,使农民不堪负担而逃亡。其直接诱因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时出现严重自然灾害,迫使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携老扶幼、背井离乡。汇集成一股洪流,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

——摘编自《流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明代农业生产的衰变》

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英国通过社会流动给整个社会注入了活力,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贵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十八名贵族中,只有两人是老贵族家庭或皇室亲属,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为贵族。

——摘编自姜德福《16—18世纪英国贵族的成员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明代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特点以及引起阶层流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近代英国阶层流动的因素,并说明社会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相同影响。

7 . 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完全解决严重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大量剩余劳动力转他为比较固定的工商业者,并汹汹涌入城镇。明清时期密如星斗的市镇,聚集了以工商者为主体的大量人口。随着市镇多方面的城市功能的增强,特别是零售商业、铺坊手工业、饮食业和酒楼、茶肆等行业的蜂起,加上大量地主、士绅的迁入,使得市镇行政管理复杂化,官吏队伍迅速壮大。这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凭藉经济、政治实力,消费水准高得惊人,高档奢侈性消费品的猛增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消费结构关系探析》

材料二长期以来,法国农村普遍的兼业现象使占地过少的农民勉强维生。1847年经济危机导致了农村家庭工业开始衰弱,而1830年以后工业迅速发展也加大了城市的吸引力,于是兼业行为逐渐被向城市移民所取代。从19世纪中期起,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在1830~1850年每年约有4~5万人离开农村;1856~1866年每年平均迭13万人。

——整理自《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人口的基本流向,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中法两国人口流向的共同原因和本质区别。

2018-02-15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测试专项 专题02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代贝币


统一货币


北宋交子

材料二   交子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成都。据清《续通典.食货》的(钱币.上)写着,交子应为三年一届,其肇因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溷用而不便于携:…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

材料三   英国在19世纪30-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实现导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繁荣。伴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业也非常发达,这促进了英国成为最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其殖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与此同时,这也促进了英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而使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南方网《金融中心漂移说》

材料四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4年,主要欧美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五: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说过一句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材料二概括交子流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3)依据材料四,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化及原因。

(4)依据材料五,材料中的言论“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的立足点足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2017-05-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瑞安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第11周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业,作为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受制于很多因素。作为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它对上层建筑也产生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李生在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原因新探》中运用了以下资料:

“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富者,人之情性”,逐利“若水之趋下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魏国“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

——《战国策·魏一》

为了鼓励商业,管仲采取了四民分业定居、开设市场、减轻税收、修缮道路、优惠商贾等措施

——摘编自《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原因新探》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铸币。(如下图)

材料三“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史记.平准书》

材料四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中人之家,朝炊夕负米而入者,项背相望也。

——《天下郡国利病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生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春秋战国商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你是如何看待“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铸币”这一现象的?

(3)有人说:秦朝以后到汉魏,国内商业发展是“戴着枷锁前进”,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枷锁”是什么?为什么能“前进”?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该经济现象对明清时期社会阶层和文学、艺术的影响。

2017-09-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十二最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

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17世纪,曼切斯特是一个小镇。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纺纱业和织布业的机械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1760年,开通了通向附近煤区沃斯利的英国第一条运河,1830年又建成通向重要港口利物浦的铁路,率先实现了交通运输革命。在此期间城市经济和人口高速增长。18世纪20年代,它的人口仅12000,1841年底猛增至40万人,跻身于全国大城市之列。1848年,沿曼切斯特向外延伸的公路把附近的奥尔德姆、海德等城镇链接起来,使整个集合体的人口达到106.3万人。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曼切斯特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并简析曼切斯特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7-03-01更新 | 340次组卷 | 20卷引用: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专题1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