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这可用来说明宋朝

年代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农业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B.重农抑商的政策被政府彻底废除
C.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经济D.商贸税收逐渐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马克思指出:“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方限制,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那些天然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身上,即转到贵金属身上。”中国历史上,贵金属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始于
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
4 .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白银成为流通货币
玉米、甘薯等外来作物引入中国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5 .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2020-12-02更新 | 4407次组卷 | 76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D.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2020-10-15更新 | 1075次组卷 | 23卷引用: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时期的临清出现“舟车毕集,货财萃上”“十九皆徽商占籍(落户居住)”的现象。此材料可以用来佐证临清
A.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
B.实行严格的坊市制
C.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D.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8 . 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之一是
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城市政治功能加强D.市场监管不复存在
9 . 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纸币经历从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D.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2020-07-23更新 | 193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磧(qì,沙漠),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隋唐时期海上贸易的发达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长安城来自各地的商人来往不断,商业繁荣
D.唐宋时期“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
2020-07-19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