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宋时期,州、府级城市实行厢坊两级管理体制,县级城市一般只允许设置坊巷和市。但到南宋时,江南地区的一些市镇开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设立厢级机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高度中央集权带来的负面影响B.经济规模扩大和社区布局复杂
C.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行政区变更
2020-04-23更新 | 57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高复部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表
品种传入中国的时间备注
玉米16世纪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
番薯16世纪自菲律宾传入中国
马铃薯17世纪清初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

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
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
2020-04-13更新 | 252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宋代对餐饮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规定。这些政策
A.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B.限制官营手工业发展
C.完善了市场监管立法D.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020-04-01更新 | 1245次组卷 | 6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能力测试(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较为完备D.商品经济发达
2020-03-14更新 | 198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1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6 .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
A.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B.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
C.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D.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
7 . 明朝后期,中国九成的糖产于广东和福建;浙江北部绝大部分土地都种植喂蚕桑树;松江和苏州等地以盛产棉花而著称。这种现象
A.促进了跨区域商业贸易发展B.打破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C.不利于封建国家的粮食安全D.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8 . 根据考古发现证实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如殷墟妇好墓殉贝多达六千枚,可是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贵族墓葬中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B.分封制瓦解贵族没落
C.海贝的数量大量减少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2020-03-06更新 | 1316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天河英才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唐代在长安,胡饼已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异域美食,许多从西域传来的食品如毕罗、奶酪、黄油等食品越来越受到上流社会的喜爱。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政策的引导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深D.大运河的开通
2020-02-10更新 | 480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2020-01-22更新 | 522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