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汉武帝一方面将货币的发行权收归中央,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另一方面,把之前各地方所造质量参差的旧钱收回熔销,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这在当时
A.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B.利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C.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续通典•食货》记载:交子……肇因始于宋代巴蜀之铜钱与铁钱混用过于笨重而不便于携带,后因民间交子铺户印制杂乱、无法兑现及诈伪问题,“争讼数起”,于是益州知州张咏指定专由16户富商特许经营,严禁民间私造。宋仁宗时,设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使之成为官方货币。材料反映出当时
A.宋代地方具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当地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D.政府管办专营能彻底避免民间纠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嘉兴的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民可七千余家,不务耕绩”。濮院镇人“以机为田、以梭为耒”,而吴江的盛泽、黄溪的居民更是“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这表明,明朝江南的某些城镇
A.以织棉为生的机户不断增加B.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C.经济作物生产的日益专业化D.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
A.政府收入明显减少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2020-08-25更新 | 150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宋政府对官民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到南宋时则普遍出现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理学盛行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B.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民众热衷追逐奇装异服潮流D.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7 . 明代中后期,松江府的农村地区以棉布折成等值白银纳税,这些税银集中到地方官,被用于收买城市专业机户所生产的高级三梭布等,最终作为赋税上交。这表明当时的松江府
A.官营棉布精美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商品经济活跃D.机户赋税负担沉重
8 . 买扑是宋代市场竞价活动最重要的方式,宋真宗时实行“实封投状”法,投标人将自己所出的价格密封,投入官府所设的密封柜中。宋哲宗推行“明状买扑”法,即“明书钱数,众各见闻,又择价高之人便行给付”。从“实封投状”到“明状买扑”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强化了政府干预商业的力度
C.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保障了竞价活动的顺利进行
9 . 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纸币经历从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D.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2020-07-23更新 | 193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沙市中学高一下第二次半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
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
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④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07-11更新 | 4628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