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1 . 清代,我国出现的一些女性诗画家“凭一小阁,卖诗画自活”,陈书(1660-1739)和骆绮兰(1756-?)是其中的代表。陈书的作品“世争购之”,她能够通过卖画“以佐读”。而作诗与绘画不仅是骆绮兰维持生计的选择,更是她精神自信的表达。她们为跨越闺阁做出的种种努力,是后世女性精神世纪苏醒与转型的先声。这反映了当时(       
A.商品经济的繁荣B.个性自由思想的发展C.文化活动的丰富D.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
2022-04-28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2 . 明清时期,江南丝织巨镇盛泽,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盛泽镇的发展说明
A.人口的增长推动城镇化发展B.工商业发展促进市镇的繁荣
C.专业化生产促进丝织业发展D.明清时期发展环境相对宽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金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这反映了
A.南宋边境贸易繁荣
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
C.官府控制榷场贸易
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近期,《百家讲坛》节目播出了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讲解的明代仇英款《清明上河图》。在“画说中国故事9繁花锦绣画苏州”这集中,他讲到:

以上材料反映了
A.明代科举考试录取比例低B.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伴而行
C.明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D.明代苏州商业发展的专业化
5 . 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交子”广泛使用
B.坊市界限严格
C.商业发展繁荣
D.商帮活动频繁
2017-08-14更新 | 605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合格考历史试题(一)
6 . 明朝嘉靖年间,常州府江阴县有21市10镇,清朝道光时发展为36镇;苏州府的常熟、昭文县境内,由明末的9市5镇增加到乾隆时的34市8镇。有些大市镇经济实力雄厚,“一个湖州城,不及半个南浔镇”的民谚妇孺皆知。明清江南市镇的发展表明(     
A.镇是乡村市场的较高层级B.市镇成为正式行政建制
C.市镇增强了乡村经济活力D.江南工商业经济繁盛
2022-05-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朝货币白银化“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材料表明货币白银化
A.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破坏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D.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代相邻的集市,群集期相错,互不冲突,还形成专门的名称,如河北的“差花集”、广东的“插花墟”、广西的“交又墟”、四川的“转转场”等,商人们在相邻几个集市中逐日赶集,轮回贸易。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农村商品经济繁荣B.区域分工日益细密
C.长途贩运较为兴盛D.市镇经济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由明中期到清代,国内贸易相当发达,海外贸易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明前期,政府是这些贸易的主体,而到明中后期以后,自由的民间贸易迅速发展,且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明清时期(       
A.纸币交子开始出现B.长途贸易发达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商品经济繁荣
10 . 古代把撮合买卖双方交易以获取佣金的人叫牙人(牙子、牙郎、牙侩)。金朝规定南宋商人在榷场交易,牙人不得从中克取厚利。1286年元朝规定“除大都羊牙及随路买卖人口、头匹、庄宅,牙行依前存设,验价取要牙钱,每十两不过二钱,其余各色牙人,并行革去”。材料表明
A.元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金朝保护南宋商人利益
C.政府限制牙侩保护商业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