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022-06-09更新 | 12789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2022-02-28更新 | 5768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2021-07-08更新 | 7668次组卷 | 51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2019-06-08更新 | 11961次组卷 | 112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09更新 | 452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明代,上海只是一个小城镇,人们以说嘉兴话为尚;清代属苏州管辖,人们以会说苏州话为荣;到了现代,上海已成为著名大都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上海话。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出(     
A.追逐新潮的心理取向B.时代变迁的历史印记
C.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D.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2-09-11更新 | 204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②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③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④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6-24更新 | 97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史》记载,“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凡“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民曰家”。这说明,宋代
A.民居设计遵循等级观念B.住宅布局讲求主次分明
C.人口剧增造成住房紧缺D.民居建筑采用砖木结构
10 . 唐末草市兴起之后,有人描述当时彭州唐昌县建德草市,“人既繁会,俗巴丰饶,又置一镇,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盗将窜迹,人遂高眠”。这反映了
A.坊市制度逐渐走向瓦解B.唐朝末年开始出现了草市
C.草市功能转向政治军事D.政府重视商业环境的治理
2020-02-05更新 | 435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3(海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